□何勇海
4月1日,在武汉武昌区紫阳公园,三十多位老人、二十几个孩子做游戏:比赛传篮球。这是一场老幼同乐活动,孩子和老人来自武汉的老幼同养机构——童心苑。童心苑由武昌路幼儿园和武昌区复兴路社区的童心苑老年公寓共同组成。在这里,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老人和幼儿结合供养。目前这种模式在国外有近500家,但在中国只有三家。除了武汉这一家,另外两家位于南京和贵阳。(4月16日《新京报》)
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实行“老幼同养”,是值得探索的创新。从老人角度看,“老幼同养”可以让孩子们给他们带去陪伴、笑声与欢乐。心理决定身体,老人们的心情变好了,身体也就会更加健康。
从孩子角度看,这种模式有助于减轻幼儿园乃至家长照顾孩子的负担。一些身体健康、心理良好的老人完全可以代替园方或家长陪伴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尤其是,“老幼同养”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从童心苑的实践看,在“老幼同养”过程中,一些娇惯成性的孩子慢慢学会尊敬老年人,见到老年人更有礼貌也更大方。
不过,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家长们还有一个心理忌讳:在死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一旦有老人逝世,可能会给孩子们造成心理冲击甚至是心理恐慌,影响幼儿园的欢乐氛围。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彦蓉认为,国外孩子从小就有生命教育课程,会带孩子到医院、养老院等场所体会生命,从生命诞生开始,一步步感受成长,最后过渡到体会死亡,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孩子再面对死亡,就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老幼同养”正好可以给我们的孩子补上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这一课,让孩子们回避老人离世不可取。
当然,“老幼同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比如,老人与孩子的生活、卫生等习惯不同,一些老人的不良积习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以及抽烟等,会不会影响到如白纸一张的孩子?个别老人的疾病也可能威胁孩子的健康,这些都考验家长的接受程度。为此,童心苑实行了厨房、餐厅、生活区域分开制,无管理人员带着,老幼双方都不能到对方区域活动。这是兴利除弊的必要举措。
总之,“老幼同养”模式需要兴利除弊,以走得更远。这只靠社会机构、爱心人士远远不够,需要多部门多机构配合。比如,相关部门应帮助社会机构树立品牌、建立信任,并给予财政支持。
新闻推荐
退伍军人39年深耕茶业“致富园” 记陕西省紫阳县和平茶厂厂长曾朝和
本报记者王进美丽的四月,正是采茶的好时节,雨后的安康紫阳和平茶园里,山前坡后茶树翠绿欲滴,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颇为壮...
紫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紫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