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新华
三公山属大别山余脉,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此山地跨枞阳、庐江、无为三县之境,为三县公有,故名三公山。当然山主体部分是在枞阳境内,而三公山的“公”字又与上面的说法似乎有背。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共”而不是“公”。另一说法是,三公山有三座山峰,分别是南峰、北峰和中峰,当地人把他们演绎成天公、地公、雷公,故得名。我倾向后一种说法。
近期,我们乘车来此山观光。在一隘口处,当地一导游指着面前两座山峰说:“大家请看,前面这两座山,是不是像一狮一鹿在相伴守望?”这里就是鹿狮口,是通往三公山的必经之路。三公山是扼守长江的重要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曾在此屯兵驻扎,后人为纪念他,在山脚下建有将军庙。在我们来的路上,不时看到还有将军饭店、将军村、将军庙林场等。
过了隘口,就是鹿狮村。车在一座小石桥旁停下。桥栏中间镶有一块黑底描金石刻,上书“鹿狮桥”。桥头一侧有个不大的观景平台。凭栏可眺雨后那气势恢弘的瀑布。如果你住在这里,择一个静谧的早晨或宁静的傍晚,在此聆听奔放的溪流声,可将尘世间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中午在鹿狮村午餐。桌上那干竹笋炒肉丁、山粉圆子焖土猪肉等地道的农家特色菜,还有那柴锅烧出来的金黄色锅巴,让大家胃口大开。
登三公山是下午的重头戏。好在已有了一条上山的公路,车子可以开到半山腰。但三公山毕竟有674.9米的高度。山高路陡弯道多,车子沿着掩映在路旁的竹林一路上升,七弯八绕,绕进了一座山寨似的古村落。咦,这深山幽谷中哪来这么多人?正当我疑惑不解时,耳边响起了一阵欢快的锣鼓声。这是一处名叫毛田的高山村落,我带着几分好奇,向身边一位名叫李根求的老爹爹打听这里的人和事。李爹爹热情地告诉我,这个村子住着8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按地段划分为两个村民组。多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这种“农忙种地搞生活,农闲唱唱跳跳找点乐”的传统习俗。那些古老的采茶歌、折子戏都是由一代代毛田人传下来的。至今,村里男女老少在劳作之余,都会唱上几段山歌,释放一下心情。当天,村里正在进行歌舞表演。说着,老人清了清嗓子,便声情并茂地跟着乐队伴唱了起来。
告别了毛田村,车子吃力地向上爬升,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车子终于在一排刚建起来的房子前停下。看样子,此处是供游人歇脚的地方。左边不远处有台挖掘机正在拓宽道路。大家下了车,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山川河流、道路村落、梯田竹林,一览无余。
三公山有三座主峰,即北峰、中峰和南峰,南峰即三公山最高峰龙王尖。北峰像一只骆驼,面向东方,昂首而立。北峰有古矾矿遗址,还有专门打造开采工具的铁匠洞遗址。
南峰龙王尖是三公山风光绝佳之处。龙王尖险峰伫立,怪石嶙峋,危不可攀。山峰像一头雄狮,俯首向东,蓄势待发。龙王尖东临无为,远处长江如练,山下悬崖峭壁,寒风嗖嗖,深不可测。由龙王尖远眺,四周群峰罗列,山势回环,波澜起伏,气势磅礴。
三公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人文底蕴深厚,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在我的脚下,曾经就是一条古栈道,是一条通向京城的商贸要道。
太阳西斜,满山遍野的茶树在艳阳的光照下,纷纷醒来。尖尖的嫩芽眨巴着小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们。我忍不住摘下一颗约两粒麦子长的芽头,把它放进嘴里轻轻一嚼,一股淡淡的清香瞬间填满了鼻子与嘴巴。
三公山确实很高,我们到达的位置距顶峰还有一段不少的路,一些景点也来不及去游览。时间不早了,体力也不允许我们去登顶。就在这里多看几眼吧,毕竟我们一行人已到达了这里,与三公山有了一次难得的亲密接触。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春英)“我们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设立的安徽东星主动减振科技有限公司在4月中旬就批下来啦!”5月23日,安徽东星汽...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