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怀宁县乡村仍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氛围中。平山镇司山组村民程军提着拜年的礼品,开车带着孩子四处走亲戚。
除夕前,在外打工多年的程军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此次回乡,程军感慨最多的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这次开车回来,发现乡村公路不像以前坑坑洼洼,全部建成了水泥路,又宽又安全,还不堵车。今年,村里的路成为返乡村民在朋友圈中热晒的内容。”程军高兴地说。
道路宽了、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如今在司山组,村民们看到村庄的“颜值”高了,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到哪儿都带着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走进司山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道路纵横有序,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
提起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理事长程志淼打开了话匣子。“自2009年成立村民理事会以来,司山组的村民一共捐资500多万元投入村庄建设,美化净化村庄环境,村庄一年比一年美。”
据了解,司山村民组共有160多户680余人,有300多人常年在外经商务工。这些村民赚到钱后,大都回乡盖起了小楼房,美化家乡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于是,他们成立村民理事会,捐资捐款,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乡村环境。经过几年努力,不仅户户修通了水泥路,安装了80多盏路灯,添置了垃圾桶,建起了篮球场、农民公墓,还盖起了村庄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食堂等。此外,组里专门聘请环卫保洁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在司山组,记者了解到一个“铁规”:每年正月初九,回家过年的村民都会聚在文化活动中心会议室里,审计上一年的账目,讨论新一年的工作,选举新一届村民理事会理事。理事会成员每人有明确分工,分头开展工作,遇事集中协商,理事会是司山村民自发成立的民主自治组织,他们不拿一分钱工资,都是义务劳动。“自从有了理事会,有人愿意出钱,有人愿意干事,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程新怀不停地夸赞。
在司山村民组的示范带动下,各村民小组先后成立村民理事会或红白理事会,一边学习借鉴司山组的发展模式,一边探索自身的特色做法,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今年一点都不堵!”春节长假期间,无论是怀宁本土乡亲,还是外地匆匆过客,都情不由衷地为怀宁县城乡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点赞。...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