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扎实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构建学校、老师与贫困户包保结对帮扶机制,倾情关爱特殊家庭子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生”,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心上学、健康成长。
储瑞是该县马庙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几年前父亲因病离世母亲改嫁,她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作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马庙中心学校安排了老师结对帮扶,除了帮助落实每学年1000元的教育扶贫资金外,还从生活、学习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学校里对这个孩子实行三免政策,一个是地方教材的费用免除了,二是簿本费也免去了,第三个免费为她在食堂里提供中餐,解决了后顾之忧。”帮扶教师黄景新说。
如今的储瑞同学不仅文化课成绩优秀,而且在演讲、跳绳等文体活动中也表现出色,性格开朗活泼。储瑞的爷爷储荣生说:“学习方面都还可以,回家来就自觉地做作业,也很听话,有时候爷爷奶奶有事出去了,也还帮着烧锅做饭,孩子非常开朗懂事。”
家在马庙镇枫林社区的丁自创同学患有自闭症和语言障碍,枫林中心学校安排了老师包保帮扶,帮助他联系到怀宁县特教中心上学,接受康复教育。为落实教育扶贫,枫林中心学校40多位老师都与本区域内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联系,他们定期走访贫困户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对于孤残和单亲等特殊家庭孩子,更是倾注了特别关爱。
“有许多特困的孩子,受到我们包保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包保老师上门进行帮扶帮教,让他们乐学爱学,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枫林中心学校校长汪振球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该县构建了“中心学校包镇、村小包村、教师包户”的网格化工作格局,建立教育扶贫校长首问制、扶贫专干责任制、教师包保制和教育扶贫督查制,实现乡镇所有学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与乡镇工作站无缝对接,确保教育扶贫全覆盖。
范星华张文涛
新闻推荐
5月7日上午,在怀宁县凉亭乡董祠村蓝莓基地,村民们正在为新栽种的蓝莓除草。目前,怀宁县凉亭乡已建成蓝莓、无花果、杨莓...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