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刘少年又要携妻子回到他们的打工地—————杭州。与往年搭乘火车和汽车不同,他们今年选择了另类艰辛、冒险的交通出行方式—————骑摩托车。(《安庆晚报》2月25日)
这让我想起两件事:一是我的堂妹正月初八欲去福建晋江,去汽车站买票时被告之当天票已售完,只能等两天;还有我的弟弟去祁门也是买不到当天的票。幸好他们在城里有我们接济,否则,他们要么拎起背包返乡,要么花钱住旅社。而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增加他们出行的劳顿与成本。由此不难看出,农民工骑摩返乡抑或踏上务工路,实则无奈。
我时常感叹于中国的农民工,他们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还有着山一般的意志,以及顽强的生存力与承受力。论地位,他们很卑微;论功劳,他们可说是劳苦功高。可以说他们以卑微的地位创造了经济与城市的奇迹。劳动光荣,他们理应得到良好的尊重与待遇,可生活很骨感,现实中农民工们的生活境遇往往让人喟叹:被欠薪、高强度的劳动、高危的工作环境等,哪一样不透露着他们的艰辛,就连回乡及务工的路也是那么地艰难漫长,浸透了无奈与辛酸。
记得去年底当大批的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返乡过年时,我的心底就曾涌起过同情与担忧,我尽可能地展开想象,也不能穷尽他们遥遥路途中那种困顿、饥饿、寒冷、孤独与危险。相对于农民工“摩骑”返乡,他们今天又以相同的方式踏上务工之路,应该说这多多少少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是当读到新闻时心还是不经意地荡了一下,不知农民工“摩骑”之路还有多远多长?春节年年过,下一个春节他们将走得怎样呢?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外面春雨淅沥,便在心里一个劲地祈愿老天开恩,于阳光中让他们的务工之路走得顺畅些。
新闻推荐
□记者刘惠子本报讯进入3月份,本应是春夏装大行其道的时候。可安庆最近气温不很稳定,轻薄的春夏装派不上用场,冬装也将要下市,节后服装市场换季青黄不接。变幻莫测的天气让节后冬装的去...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