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自安庆市提出宜城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建设宜城、统筹城乡、带动全市的发展格局,呈现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宜城加速崛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安庆市作为皖江城市带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三大产业组团和六大交通枢纽之一,处于皖赣鄂三省交界和南京、合肥、武汉、环鄱阳湖经济圈“四圈联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进入了安徽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带。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今年3月底启动“宜城崛起推进年”活动。活动围绕“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交界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这一战略定位,重点实施“城市大建设、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文明大创建、效能大提升”五个专项行动,以加速宜城崛起,推进追赶跨越。
城市大建设
目标:今年重点实施以综合交通、排污排水设施、环境综合整治及服务设施、政务新区、商务新区、保障性住房等项目为龙头的“十大工程”建设,基本解决老城区功能欠账和新城区功能配套问题,确保年内建成“双百”城市基本框架。
摘要:围绕建成“双百”城市基本框架,以政务新区、商务新区为平台,以骨干路网为重点,加大拆违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东进北扩步伐,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品味,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人气指数。
行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安庆城市的发展必然会以迎江区为‘主战场\’。”4月27日,迎江区政府刘天军副区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其介绍,在东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迎江区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居住和配套功能,目前新城区内银行、学校、商业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为确保被征地群众利益,该区还制定了周密的安置方案,加速推进各还建点建设,皖江大道二期金星还建点、东部新城商务区一期还建点、菱湖风景区还建点、皖江大道二期机场还建点已完成还建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还建房4200套,安置2100多户13000多名被征地农民。“我们今年东部新城区40万平方米的还建房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刘副区长说。
据刘副区长介绍,目前该区还围绕政务新区建设,正抓紧落实骨干道路振风大道建设项目的征迁工作,望庆大道二期工程的道路建设工作也正在稳步实施;配合市里商务新区建设,正在开展还建点建设。在污水管网建设方面,迎江区将建设一个4号污水泵站,实现雨污分流,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在老城区改造方面,迎江区目前正在做湖心路和人民路的改造方案。“我们计划将人民路由水泥路面升级为沥青路面,并对人行道进行改造,目前正在进行专家论证。”刘天军说。于此同时,该区还计划将湖心路与人民路两边的绿化、路灯、路面广告及灯饰等进行一并改造,统一规划,以提升老城区城市品位和档次。另外,迎江区今年还将结合民生工程,实施小街小巷亮化工程。“这是我们下定决心必须完成的,我们今年将精心布置,新装路灯83盏,让小街小巷亮起来。”刘天军表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安庆市各区正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城市大建设”专项行动。据了解,安庆市将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形成宜城板块内部布局合理、联系畅通的城市交通网路体系。新开工建设机场大道、振风大道二期、华中东路三期、天柱山西路等;续建皖江大道三期、元山路二期、丁香路、皇冠路等。在城市排污排水工程建设方面,完善城市排污排水管道系统,避免周边水体污染,逐步根除城区水患。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开展集贤关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建成马窝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场,开展城区重点路段和区域美化亮化工程等。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全力推进商务新区、政务新区建设,加快东部新城区和北部新城区建设步伐,注重公共服务配套,推进文教体卫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体育中心、市立医院新区、一院迁建、技师学院、黄梅戏学校和市博物馆等工程。在民生工程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城建重点工程还建房建设,完成顺安路廉租住房和工人新村棚户房改造。实施城区天然气置换、加快供水、交通、环卫设施建设步伐等。
项目大推进
目标:2010年宜城板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力争达到35%:宜城板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一批“十亿元项目”,为打造若干“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奠定基础。
摘要:围绕对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制定实施“6+2”配套规划;按照“一区两片”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产业承接集中区。围绕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力推进宁安城际铁路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长风港区、石门湖航道整治、天柱山机场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东进西出、北上南下、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打造“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全力推进石化炼化一体化、安庆化学工业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夯实崛起的产业支撑。
行动:据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谢文婕介绍,今年以来,乘着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强劲东风,全市上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2010年,全市安排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3800亿元,计划当年投资200亿元,1季度全市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9亿元,其中宜城板块约占三分之一。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6.9亿元,同比增长33.1%。
据介绍,安庆市宜城板块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如宁安城际铁路主要控制工程的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7.8亿元;总投资1.8亿元的德生纺织印染项目落户迎江区;安池铜产业集中区项目选址和规划工作已经启动;总投资54亿元的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项目通过总体规划论证;总投资30亿元的城市供热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方案论证;安庆-合肥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等。
据悉,根据“项目大推进”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安庆市今年将高起点编制“6+2”产业规划,通过完善发展规划,建立相关产业的项目支撑体系;高质量分层、分级推进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高强度加大项目投入。创新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发展模式,在融资和管理上先试先行。设立产业承接发展基金,基金投资方向为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产业。由市财政参股,引进金融机构加盟,吸收社会资本,最终形成30亿元的基金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平台作用,加大银企对接和企业上市工作力度。
高水平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在安池铜产业集中区总体框架下,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西片区规划10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承接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加工、文化旅游产业。东片区规划100平方公里左右,重点承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非金属材料、机械等产业。整合提升宜城板块开发园区。高标准谋划储备项目,特别是要储备一批投资额十亿元、几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上)
晚报记者 闫树泉
本版照片由胡瑞琨摄
新闻推荐
因为气源不同,只有更换天然气专用燃气具或改造符合国家规范的燃气具以后才能进行天然气置换。据专业人士介绍,出于安全考虑,以下情况不能改造必须及时更新:1、超过国标规定8年使用期的灶具;2...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