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厨房的西北角上有半截楼。楼上无窗。借助厨房“亮瓦”上漏下的几缕光线,隐隐约约可望见两只大竹箱子。
竹箱子里装着什么呢?58年前的我,在小学读三年级,每每吃饭时,总情不自禁向楼上望几眼,禁不住想上去看个明白。
有一天上午,家里人都外出忙生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扛来梯子,悄悄爬到半截楼上去。嚯,并排放着两只大竹箱子。非常沉,我根本挪不动。打开一只竹箱子,里面全是刊物。原来这是父亲早年订阅的《世界知识》等刊物。我乐不可支地翻阅着。至今我还清清楚楚记得,《世界知识》的主编是金仲华先生,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世界知识》上还有乔冠华先生写的好几篇文章哩。有些文章的旁边,父亲还用毛笔写下“见解深刻”、“说得有道理”、“妙句”之类的批语。我打开另一只竹箱子,里面全是《新中华》和《大公报》等报纸。许是数学教师的职业使然吧,这些刊物和报纸,都按出版的先后顺序,整整齐齐摆放着,像进行数学演算一样,规范标准,一丝不苟。
父亲于1934年从安庆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担任中学数学老师。竹箱子里的刊物报纸,就是父亲在任教期间订阅的。
我原以为父亲只对x、y与点、线、面感兴趣!因为在父亲房间的桌子上橱柜里,摆放了一本又一本数学专业书籍,摆放了一本又一本演算的练习本和备课笔记……而今,厨房楼上两只竹箱子刊物和报纸却又告诉我,父亲已走出自然科学的围城,涉猎社会科学了。
仅有高中学历的父亲,竟能游刃有余地耕耘在中学讲台上,他不但教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还教授高中的代数、几何。校、县、市的《教育志》上,称赞父亲是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的“名师”,个中秘密就是父亲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呀!
《说文解字》上说:“父,矩也,家长率教者。”那什么是“矩”呢?《辞海》上说:“为方之器。”在父亲离开我们五十一年之后,回忆他生前自强自立勤勉刻苦的身教形象,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矩”的博大精深……
新闻推荐
外地媒体看安庆一百多年前,当尚未开埠的上海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海边县城时,千年古城安庆已喧嚣几度。安庆振风塔上的风铃带着宋时明月、大清风霜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而今,当人们将目光再次...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