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融进了她的生活,冬去春来,在黄梅戏的婉转悠扬的唱腔中,她渐渐长大,她就是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青年演员江霞。
江霞的老家,是在高河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6岁那年,为了能培养女儿的这一兴趣,母亲居然动用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江霞买了一台唱片机。“当时家里很困难,根本想不到能买唱片机,我父亲为此还没少与母亲争执。”此后的日子里,母亲对小江霞有了新要求,要求她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跟着唱片机练一个小时的嗓子,然后去上学。寒来暑往,小江霞对黄梅戏的经典唱段都熟能成诵,在整个村子里成了小名人。
13岁那年,父亲骑了7个小时的自行车,送江霞参加了省黄梅戏校的考试。也就是那年,江霞真正走进了黄梅戏的殿堂,开始了自己的黄梅人生。在戏校四年的日子里,江霞受到了正规而且严格的黄梅戏教育,她作为班里最小的学员,却丝毫没对自己放松要求,总是在不断的模仿揣摩中一点一点体会,决不放松每一个细节。
1997年,江霞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徽黄梅戏学校毕业,进入市黄梅戏三团。在随后的1998年,江霞荣获安庆市黄梅戏“全力杯”大赛银奖。1999年江霞参加省航运职工第二届“金帆杯”歌手比赛,荣获第一名。2001年又荣获安庆市黄梅戏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2年参加全省现代小戏、传统小戏、折子戏调演,荣获表演二等奖。2003年参加第二届黄梅戏“严凤英”奖大赛,荣获铜奖。2005年她还代表安徽省统计局赴北京参加全国统计系统文艺汇演,荣获“金奖”。
江霞说,她最难忘的就是第二届黄梅戏“严凤英”大奖赛。原来,当时进入复赛的有90人,要从中选10人进入决赛,选手由抽签决定分出场顺序。相当不凑巧的是,她抽到的是第一场的一号签,“人们都说,抽到一号签,基本上就等于比赛没指望了。所以当时我感觉心情一落千丈,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江霞说比赛前晚她彻夜未眠,由于是第一场的第一号,第二天早上4点钟江霞就起床化妆了,“我上场时,台下的观众有的还在找位子,闹哄哄的,但当我唱了第一句时,台下突然就寂静了下来。”那一刻的她心里一霎间有了底气,心里的杂念全都抛开了。最终她以近乎完美的演绎了《孟姜女》选段获得了大赛的铜奖。
2006年,江霞进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工作。在谈到江霞最喜欢的角色类型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各种角色我都喜欢,我都想去尝试。”有一次排演《小辞店》,要求江霞饰演里面的一个老奶奶,先前江霞从来没有演过老旦,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演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妇人,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接受这个任务开始,江霞就很认真的钻研角色,琢磨老年人的走路姿势、神态,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拿捏。在不断的排演与辛苦努力下,在《小辞店》表演当天,江霞成功饰演了老奶奶的角色,受到了广泛好评。
2009年,江霞参加了“中国戏曲红梅大赛”勇夺金奖,今年又参加了第二届“黄梅之星”青年演员大赛,她说黄梅戏伴随她成长,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将会继续唱下去,为观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崔雯雯
盛媛
新闻推荐
有关部门提醒市民:证件申领程序简便快捷不必扎堆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