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宏伟 何飞
每天清晨,遍布市区各个角落的早餐摊点便开始热闹起来,市民为节省时间,往往选择在街头吃早餐。消费习惯及需求的迅速增长,催生了安庆市街头早餐摊数量的快速膨胀。然而饮食摊点卫生条件及经营环境却是每况愈下,因其脏乱差,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8月14日上午,记者对安庆市城区一些早点店(摊)进行了暗访。
早晨6时30分,距离火车站不远处的一家早餐店里正在供应包子、饺子、稀饭等早点。因为天气太热,店家把操作桌搬出室外,有三四名女工作人员正在手工包包子,在操作时,无一人戴防菌用的口罩,也无一人戴防菌用的手套。她们边包包子、饺子,还边附带着收钱、找零。还有人用手去触摸其它不卫生物品,回来后手也不清洗,就继续干包包子的活。
与该店相邻的还有另外几家早餐店,摊主在经营时同样将食品放在案台上,大多数无防蝇防尘措施。同时有的摊主在经营时,一边用手去收顾客的钱,一边用手去抓案台上的食物。记者注意到,因食客和摊主乱扔乱倒,摊位上到处是纸屑和食客吃剩的食物,空气中弥漫着异味。
菱建小区农贸市场旁一露天早点摊,记者看到男摊主将切过的大白菜放在脚边一个盆沿上带着污垢的塑料盆中,一只黑乎乎的小狗用爪子扒着盆沿,在盆中嗅来嗅去,摊主对此不闻不问。
7时30分左右,记者在大观亭小区旁看到几个煎饺店生意火爆。由于天气太热,男摊主赤膊上阵,在油烟中忙得不亦乐乎,靠近炉子边的广告牌已经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了。女摊主一边收钱一边给食客盛稀饭、端饺子。桌椅看起来也是发黑,摊主为了美观将桌布钉在桌椅表面,不过即使是这桌布摸起来也是又油又滑。
记者在上午几个小时的暗访中发现,还有一些早餐摊上存在着其他让人触目惊心的现象。
吃剩的蘸料又上桌。一些经营早餐的店铺根据顾客的口味,配备了一些辣椒油、醋等蘸料。在锡麟街一家早餐店里,记者发现店家的蘸料装在一个罐头瓶中,只有半瓶且浑浊不堪。当有人要蘸料时他们便从里面舀出一些,食客走后,吃不完的蘸料便被倒回罐头瓶中,等待供应给其他客人。记者发现很多用餐的人比较注意餐桌的卫生和食物的卫生,却不注意蘸料的卫生。
“回收”咸菜倒入咸菜盆。咸菜是早餐摊不可缺少的。在北正街一家早餐店里,记者亲眼目睹了店家将咸菜看作“回收”对象。该店为顾客免费准备了一大盆咸菜,客人需要时,自己舀上一碟。客人吃剩的咸菜,老板见人不注意马上将其倒入咸菜盆里,继续供应给其他客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诸多街头早餐摊点对餐具是只见清洗不见消毒,没有配备消毒碗柜及采取必要的消毒手段。即便是清洗,也只是将用过的碗放在已反复使用的水桶里简单刷洗,一桶脏水洗几十个碗的不在少数。
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她上初中的女儿因为爱在学校门口的摊点上吃炒面,常常闹肚子。
市民刘先生则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我儿子在家不好好吃饭,经常跑出来买这些东西吃,这些东西卫生状况差,有些摊主又是流动的,万一吃出问题,该怎么办啊?”
市民张先生说,虽然他也知道有些早点摊上的食品卫生不尽人意,但也只有“眼不见为净”了。
记者感言
“民以食为天”。作为一日三餐之首的早餐,国家多年予以关注却没有解决“吃得安全、吃得方便、吃得健康”的问题,需要认真反思。天气炎热,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记者撷取这几个镜头,是为了提醒市民:谨防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也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饮食摊点卫生安全监管力度。
新闻推荐
我中学时的班主任是金宜渊老师。金老师是个典型的美男子,一米八几的个子,身材修长挺拔的象一株钻天杨;面部棱角分明,令人怀疑他是否有欧洲血统;他简直就是一个衣架子,穿身半旧的中山装都显得那么有...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