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向波
2004年,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刘强(化名)前往广东东莞创业,最终生意失败,2005年春节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后,刘强就不再和家人联系,而是选择以捡垃圾为生,并沉迷于网络游戏,游走在城市边缘。
2009年4月,多年失去儿子音讯的刘老汉从家乡宿松来到东莞,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悬挂纸牌到处徒步寻找自己的儿子。
今年7月31日下午,反映刘老汉寻子经历的纪录片《寻子》在广东成功展映,现场座无虚席。经过多方找寻,8月3日,记者联系上了刘老汉父子。刘老汉说,去年底他出了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希望儿子能从挫折中重新站起。
儿子寻梦受挫捡破烂为生
今年33岁的刘强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合肥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了近一年后,2004年10月他带着借来的1万元钱,来到广东东莞,开了家电脑培训机构。
随着电脑培训市场的萎缩,他的生意失败了。2005年春节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后,刘强就不再和家人联系,选择以捡垃圾为生,并沉迷于网络游戏,游走在城市边缘,期间还曾误入传销。
慈父街头挂牌千里寻子
为了寻找儿子,2009年4月,未出过远门的刘老汉远赴东莞。在高楼林立的东莞城,他身挂纸牌,在大街上游走,在路上张贴寻人启事。
一个多月后,刘老汉渐渐了解到:过去成绩优秀的儿子,前两年因为偷东西被拘留过。刘老汉的妻子受此消息打击病倒了。第一次寻子失败,体力不支的刘老汉返回老家。
很快有人通过寻人启事联系到刘老汉,告诉他刘强的消息。刘老汉再次来到东莞,得知儿子穷困潦倒,靠捡垃圾为生,时常出没于网吧。
经过多天寻找,在热心人帮助下,在东莞一间网吧6年未谋面的父子团圆了。刘老汉说:“儿子32岁了,父子俩一张合照都没有,回去后要照张团圆照。”
《寻子》纪录片广东首映
2009年4月初刘老汉在东莞苦苦寻子期间,作家穆肃无意中遇到了他,当时刘老汉正面容憔悴地站在莞城博厦的公交站前,胸前背后各挂一张纸牌,上面是寻人启事。
征得同意,穆肃以拍摄者身份陪在刘老汉身边,穿街走巷,甚至陪他在网吧蹲点到凌晨两三点,历时一个多月跟拍老人寻子历程。今年7月31日,这部纪录片在东莞首次展映。穆肃称,《寻子》这部纪录片旨在关注东莞这座移民城市中“外来者”的身份认同难题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精神状况。
刘强感叹往事不堪回首
记者了解到,刘强目前在安庆一家企业做电脑主管。刘强告诉记者,在东莞的几年生活,自己都无法理解,其实不是没想过联系家人,也知道父母焦急,但当时自己实在难以面对。谁都有创业失败的经历,他现在不想再回忆往事。去年底,刘老汉遭遇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差点丢了性命。目前,刘强想在安庆工作以便照顾父亲。
经过多方找寻,记者在一家工地见到了61岁的刘老汉。身体残疾的刘老汉正在工地看门,但精神乐观。他告诉记者:“儿子快要做爸爸了,对于目前的工作他并不满意,也想重新创业,只要他愿意我都支持,人不在乎能赚多少钱,关键是精神不能垮。”
新闻推荐
学校: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