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安庆诗人,以‘二村\’为最。一李啸村,一鲁星村。”李和鲁都是清代怀宁人。
李比鲁名气要大,因为他曾在《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扬州画舫录》等书上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些书上将李撤下来换为别人。现代学者认为,“扬州八怪”并非特指八个人,而是十多个人,其中有外地人寓居扬州或在扬州卖画者,如李、金龙、高凤翰等。不管怎么说,李在当时是位重量级的艺术家。
李诗书画俱佳。他的诗集《李啸村三体诗》由经学大师、“主东南文坛”的卢见曾作序,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称其诗“娟秀宜人,刻镂工巧”。袁枚说:“啸村工七绝,其七律亦多佳句。如:‘马齿坐叨人第一,蛾眉窗对月初三。\’‘卖花市散香沿路,踏月人归影过桥。\’‘春服未成翻爱冷,家书空寄不妨迟。\’皆独写性灵,自然清绝。腐儒以雕巧轻之,岂知钝根人,正当饮此圣药耶?乾隆丙寅,观补亭阁学,科试上江,点名至啸村,笑曰:‘久闻秀才诗名,此番考不必作《四书》文,作诗二首,可也。\’题是《卖花吟》。李有句云:‘自从卖落行人手,瓦缶金樽插任君。\’又曰:‘自笑不如双粉蝶,相随犹得入朱门。\’阁学喜,拔置一等。”(《随园诗话》卷十)
李在当时中国最热闹的文化之都扬州,与不少文化名流交往,留下了一些佳话。郑板桥罢官归乡时,李向他赠了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此联被人们称为绝对,流传久远。李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好朋友,由于两个人没能中进士,做不了“体制内”的儒臣,乃至惺惺相惜。吴敬梓敬佩李,将他比之为“佯狂李白,思原无敌”。他俩分别后,吴敬梓思念李,写道:“君思我,在秦淮十里,杨柳千条。”多么希望再相处,“何日论文倒浊醒”(《沁园春·送别李啸村》)。
李擅长山水、花卉、翎毛。他为卢见曾画过一幅《虹桥揽胜图》,在当时被公认为佳作,可惜此画于动荡的社会中流失了。他有一方闲章———“用我法”,透露出不依傍他人而自立门庭的主张,这正彰显了“扬州八怪”的率然个性与创造精神。李书画传世极少,扬州博物馆藏有他的“墨荷图轴”,其笔间意韵,大致能反映他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李书法作品传世的有《行书五言联》。
过了“啸村”,还有“星村”。星村鲁虽然名不列“扬州八怪”,但他在清代的文坛与画坛都有不错的声誉。鲁有画作传世,如“兰石图轴”,曾数度现身拍卖会。他和李同属于漂族,一生大多时候客居他乡,靠卖文鬻画为生,也干过收入有保障的工作,曾任无为、和州教谕。他一如李“有我法”而不迷失自我,一首《镜铭》揭示了其清净自性:“无我有我,有我无我;以形鉴心,无可不可。”友人评价他:“书法大米(米芾),笔力磊落,如其为人;作诗专写性情,不尚兔园册子(即《兔园策》,应试之书),专宗唐诗,不拾宋后尘氛。”鲁著有《盛唐山人集》、《管窥集》、《星村诗钞》等。
袁枚特别欣赏鲁的诗,在《随园诗话》中数次提到,例如卷五:“野行者尝见牛背上负群鸟而行。鲁星村云:“春田牛背鸠争落,野店墙头花乱开。”卷六:“鲁星村《得雨》诗云:‘一雨人心定,歌声四野闻。\’何南园《春雨》诗云:‘芳草不知春,—一雨猛然省。\’曹澹泉《偶成》云:‘东风力尚微,一雨众山绿。\’同用‘一雨\’二字,俱可爱。”卷十:“鲁星村‘猫迎落花戏,鱼负小萍移\’,与宋笠田‘护篱小犬吠生客,曝背老翁调幼孙\’之句,皆诗中有画。”“鲁五言如:‘久客神常倦,还家似在舟。\’‘鸟散雪辞竹,烟消山到门。\’‘风竹不留雪,冰池时集鸦。\’七言如:‘舟行忽止冰初合,窗暗还明月未沉。\’‘避雪野禽低就屋,忘机小鼠渐亲人。\’皆可诵也。又:‘雀浴乘冰缺。\’五字亦佳。”
甚至,袁枚写到梦中作诗情状,也想到了鲁说过的话,他说:“梦中得句,醒时尚记。及晓,往往忘之。似村公子有句云:梦中得句多忘却,推醒姬人来记诗。……鲁星村亦云:客里每先顽什起,常惜梦中好诗忘。”可见,袁枚多么推崇鲁。 何诚斌
新闻推荐
在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安庆市体育代表团女子排球队,通过5天的比赛,取得第四名的成绩。根据省十二运会规程总则的规定,排球赛第四名按一枚金牌计算。这也是安庆市体育代表团在省十二届运动会...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