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中国城市无车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记者走访了解到,通过每年无车日的路面行车情况看,市民对无车日“低碳出行”的理念认识越来越深。在无车日当天,尽管是周末,许多私家车主仍然选择停开一天车。“而要想无车日给力,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就必须得到改善。”交警部门介绍。(《安庆晚报》9月23日)
绿色出行是一种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比如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乃至步行等。应该看到,今年无车日安庆市通过开展部分道路实行小汽车禁行、优先选择公交车等多种活动,让市民在绿色出行中真切感受了一次“绿色震撼”。但是,要让绿色出行持之以恒地成为生活习惯,不能仅仅满足于“无车日”的一次体验和凑热闹,更在于对绿色出行要有更深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变成自觉的行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低碳、绿色、环保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必须看到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人车拥堵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汽车噪声、尾气排放等“城市病”不断困扰着我们。有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开车,坐的时间太长,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顺畅,导致各种慢性病;驾车的人会比走路或骑车上下班的人有更高的压力以及疲劳指数。从这个角度来讲,选择绿色出行,不单单只是为城市交通和空气质量做贡献,更是在为自我健康加油加分。
倡导绿色出行,首要的是提升环保意识。当务之急,必须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横幅、橱窗板报等媒介的广泛宣传、强力造势,让人们熟悉它、认同它、理解它,在全社会形成“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当然,内心的认同要转变成自觉的行为,还需要有效的引导和示范,很有必要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从“小手拉大手”突围,从志愿者示范做起,自觉将绿色出行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然,绿色出行要蔚然成风,既需要环保意识的升华,更需要公共设施的强力支撑。比如如何让道路空间的分配更有利于行人和自行车,又如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时如何让市民换乘更方便、出行更便利,再如公共自行车如何真正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等。只有这些都到位了,绿色出行才会更加顺畅,更多的市民才会主动选择绿色出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火良李大永)近日市物价局会同市消协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市区部分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明码实价示范店”创建工作。记者采访获悉,安庆市两部门的《通知》对“明码实价示范店”的申...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