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垃圾桶在城市环卫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记者近日通过采访发现,市区不少垃圾桶存在严重破损现象。(《安庆晚报》9月11日)
这些公共垃圾桶不仅是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能为市民提供很大便利,可却屡遭破坏,“体无完肤”,除了有碍观瞻外,也会给人们造成不便。就算有关部门进行了修复,或许过不了多久又会遭遇毒手。若是自家的东西,当事者还会如此进行破坏吗?
更让人痛心的是,类似事情在城市里比比皆是,诸如广场的休闲椅、街头的路牌等公共设施很少能用到正常年限,往往因为遭到破坏而“英年早逝”,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有的甚至还引发了意外事故。而频频维修、更换,日积月累,无疑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最终还得由纳税人来埋单。而一些人之所以破坏公共设施,或是贪图蝇头小利,将其当废品卖掉;或是心里不爽,寻求刺激,拿公共设施当出气筒。
对此,各个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多措并举,采取更强有力的管理举措。在公共设施的选材上,要选择更加坚固耐用,没有多大回收价值的。设置之后要加大巡查和打击力度,严惩破坏公共设施者。同时加强对废品回收站的监管,对胆敢非法回收公共设施的经营者严惩不贷。而职能部门人手有限,因此不妨考虑出台重奖举报制度,若是群众抓获破坏公共设施的,给予重奖。
另一方面,每个市民也要好好反思一下,都说城市是我们的大家园,那么我们就应把公共设施当自家东西一样精心呵护,文明使用,杜绝破坏行为。与此同时,若是发现有人对公共设施伸黑手,大家要及时劝阻,并积极向有关方面举报。
总之,只有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和市民的文明素质都跟上了,公共设施才会少受一些折腾,能够“光彩四射”地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丽和谐。
新闻推荐
仍有小区水箱不加盖,箱底沉积有淤泥,没有清洗消毒记录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