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药监局在安庆广播电视台1584上线时,有市民反映:其家有老人最近出院了,医院开了不少药都没有用完,而且价值不菲,其中有不少药都还没开封,生产日期也是近期的。想咨询一下,这些多余的药可有地方回收?(《安庆晚报》8月31日)
药与某些食品一样,作为特殊商品,一旦售出即为终端消费,不可退还。这是从保护其他消费者安全角度作出的一项特殊的保护措施。对此,我们能理解。但我们不得不追问:某些时候那些治病的药是怎么多出来的?
这一问,问题似乎一下子深刻了起来,它直指现时看病的一个弊端,也可以说是顽疾:小病大处方,大病贵处方。检视一下看病生态,不说住院,就是门诊看个感冒,往往医生给开的药也会让人治好了病还会有余。当然,对此我们也须辩证看待。有些人由于身体素质好,病体恢复快,即便医者有良心按正常用药剂量开,也可能病好了药有余。但更多的时候,是病好了,药却多出一大堆。这里面还不排除某些可用可不用的药。在此,我们不妨对新闻中市民所的反映的问题作进一步追问:病人住院了还有必要开那么多的药吗?住院的病人,医生完全可以根据其康复的进度安排合理用药。如此,病人出院时又怎会多出不少的药?究其原因还是与纠缠其中的经济利益有关。往往在大多情况下医生的收益与科室利润挂钩。在此语境下,医生个人收入的多寡就与手中的处方有关,再加上某些药品销售商的高额回扣的诱惑,小病大处方,大病贵处方的就医生态也就在所难免。这也即是导致病人所用药过剩的一大因素所在。
这种状态由来已久,并为人们普遍所反感与不满。对此有人开出的药方是医院公益化。可现实中,医院要运转,医生要吃饭,财政又投入不足,公益化似乎还为时尚远。有人说要加强监督,可内部监督是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外部监督又因隔行如隔山,让人不明就里。基于现状,就当下将医生个人收益与处方剥离,也许是个不错的方法。这要看医院及其主管部门是否真正以病人为本,愿不愿、敢不敢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明涛卢向波)为全面实行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制度,安庆市唯一一个省级道口沪渝高速宿松省级道口于9月2日起开始实行高速公路长途客运车辆凌晨停止运行制度,凌晨2时至5时停止向相...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