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花高价包了6兆宽带,在上网高峰时测却只有0.29兆。一家宽带公司的业务员向记者透露,宽带的带宽“缺斤短两”是行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经过调查测算,全国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仅是标称带宽的55%,用户在带宽上花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冤枉钱”。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诸葛建伟说。(《安庆晚报》10月9日)
宽带速率慢、费用高一直饱受诟病。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国内宽带竟有半数以上达不到标定网速,不仅使运营商提供的上网服务大打折扣,也让网民稀里糊涂地花了冤枉钱,当了“冤大头”。进一步来讲,这种注水的“假宽带”服务,已不是简单的经商道德、缺乏诚信问题,更应上升到涉嫌欺诈网民的法律层面。
事实上,影响宽带速率的因素错综复杂,与电脑配置高低、带宽共享与否、传输损耗多少等都大有关联。也正因此,面对运营商多种“权威”理由的搪塞和解释,再加上速率界定标准模糊、网速权威鉴定较难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大多数网民在维权上往往处于弱者,只能被动式地挨“宰”。
再往深里看,“注水宽带”之所以能盛行,说白了是运营商的垄断。长期以来,独断专营的模式和“舍我其谁”的姿态,养成了运营商高高在上的习惯。尽管国家发改委也曾进行反垄断调查,但由于虚拟服务管理的法律缺位、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缺力,无形中助长了运营商怠慢网民可以无所顾忌。
让宽带运营物有所值、让广大网民明白消费,寄希望于运营商的自觉自律恐怕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必须打破通信垄断,从扶持政策、准入门槛等多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在通信业的投资,加快形成更为充分的、更加理性的竞争格局。一方面,运营商必须切实转变服务 “官念”,把尊重网民、敬畏网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多一份货真价实的服务,少一点弄虚作假的敷衍,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转型提速、赢得信赖;另一方面,可通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别网速、赋予网民“举证倒置”的权利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宽带服务的法律保障,倒逼运营商加强行业自律,真正警醒忧急起来、务实行动起来。
还须指出的是,既然运营商能合伙坑骗网民,工商、物价、通信等职能部门也应合力履责监管和从重打击,网友更应抱团诉讼向“瘦身”宽带开炮。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网络市场的正本清源、健康发展,从而真正用上价格低、速度快的“真宽带”。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宣理平记者闫树泉)10月11日,记者随2012安庆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迎江区安庆临港经济开发区采访时获悉,该园区自创办之初始终将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园区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强化资源...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