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乡下的政府所在地,有一个不大的汽车站。二十多年前,每日往返安庆和石牌5个来回的汽车站维系着全乡百姓的交通。小站只有一名国家正式职工,负责卖票、检票。人们习惯地称她为“徐站长”。
小站不大,但客流量相对较大。在全县各乡镇里,该小站是小有名气的。这功劳当归于徐站长的精心管理。她的工作不但得到了百姓的承认,也得到了上级的赞赏,据说多次被评为地区汽车公司先进工作者。
我上高中的时候,每个星期都要到小站乘车去学校。徐站长是我上届女校友的继母,因母女关系不一般,我们当时都认识她。记得她当年有40岁上下,常年梳两根长辫子。她心地善良,对继女很好,甚至超过自己的两个儿子,所以她的继女吃穿比周围的多数同学要好得多。在小站候车,常听旅客议论,徐站长人不错,外表泼辣,内心善良,工作有方法。也常有好事者眉飞色舞地学着徐站长的姿势和腔调描述她的一举一动。看来,在小范围内她还真深入人心。
离车进站还有5分钟的时间,她关好售票口出来接车。她和旅客一起站在路旁等候车的到来。冬天天气虽然很冷,但她从不扎围巾,从不戴手套,两手对插进棉袄袖筒内,双脚不停地挪动着,取暖方法简便易行。车终于停靠在小站门口的公路旁。徐站长那令人称道的大嗓门也开始了工作。她一边朝车上的乘务员说笑示意,一边帮助下车的旅客拿东西,搀扶老人和儿童。嘴也不闲着,煞有介事地喊道:“同志们,红镇到了,请各位下来,慢慢来,走好……”此时,人们都被她的话逗乐了。一会儿工夫,车上的旅客都下来了,要上车的旅客围在车旁。只见徐站长向乘务员一声令下:“小姝姝,请你关上车门!”接着,她向旅客宣布“乘车规则”,“咱们讲个先来后到,按顺序上车,因为车上座位有限,一共只有28个座位,所以,对老人、孕妇、抱小孩的同志应该先照顾。”随后排队开始了,通常先照顾60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到前排坐,对偶有想占小便宜、混个座位的人,徐站长是毫不客气地请占便宜者站起来,紧接着开始在车门右侧按号排队,徐站长眼睛特别亮,你手里票一晃,她便看到票号。也偶有厚颜者在排到后半队时凑到前面加塞,徐站长耳朵好使,她回手把你拽出来,毫不手软地拎到后边去,“对不起,你排最后一个。”常坐车的人都知道这个徐站长不好惹,还是规矩点好。很快,队排完了,她回到车门前喊“小姝姝,开门”。检票开始了,先检左侧照顾对象的,然后按队伍先后顺序检。最后把几个未来得及买票的旅客交给乘务员,让乘务员补票。旅客全上车了,她把客运清单交给乘务员,挥挥手,目视车调头而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车的接送。然后回到售票口继续售下次车的车票。一次次、一天天、一年年,她风雨不误地接送来去的旅客。
我参加工作后,回老家到小站乘车,再也没看到徐站长。原因是现在的汽车都是承包经营,归运管处统一管理,承包车自然由经营者自己售票了。每次乘车,我总会想起那个快人快语、雷厉风行的徐站长。如今经济发展了,而那个兢兢业业、曾为小站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站长却派不上用场了。徐站长,你现在过得还好吗?你的老乘客祝福你!
□李声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附近的一家理发店突然人去楼空,使附近一些消费者吃了“闷亏”。任某是安庆师范学院一名女大学生。去年下学期在这家理发店办理了打折会员卡,充了300元钱。对此,辖区大龙...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