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记者从市民政局救灾办获悉,按照省、市减灾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全市各县(市、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和演练活动。(《安庆晚报》5月14日)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风险”的时代,随处都隐藏着“万一”的险情,随时都遭遇着“危情时刻”的考验。令人遗憾的是,现今不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防灾减灾的意识淡薄,自救互救的常识更是匮乏,倘若真的身临险境,往往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既贻误了最佳的自我拯救时机,严重的还会累及他人,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如,溺水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最大的“死亡杀手”,透过一起起“血淋淋”的事实,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如果让学生学会游泳,掌握自救本领,惨剧还会“接二连三”发生吗?又如,发生火灾后如何防止吸入浓烟、紧急处理烫伤面,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我们每个人从“小”开始,自我保护意识强一点、技能多一点,我想,应对各类风险才会更加从容自如!防灾减灾,首要的是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减灾意识,让科学的理念入耳入脑,这是基础和前提。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自救互救,不断提高识别险情的能力,增强遇险自救的本领,比如掌握火灾逃生、躲避雷电、溺水抢救等基本要领。尽管这些技能不可能人人都派上用场,但“有总比没有好、会总比不会强”,事先的“储备”能让人运筹帷幄!更何况万一身处险境之时,这或许就是救已救人最灵验的“稻草”。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杜旭卢向波)5月15日,一名八个月大的婴儿在高速公路上突发高烧,紧急之下民警驾警车送至医院,确保了婴儿的生命安全。当日下午3时左右,安庆高速交警一大队民警们在高速公路宿松道口对过往...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