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如咖啡,具备提神醒脑、振奋人心的天然功效。 9月,全国高校陆续开学军训,仿佛一夜之间出现了不少网络红人,扫一眼各大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北舞校花张洪艺捂嘴卖萌”“复旦校花泳姿优美变性感美人鱼”“北影校花王子璇青涩靓丽获称古典女神”“上视校花晒教室写真”“东北师大校花蜂腰长腿”“南京艺术学院新生报到各色美女迷人眼”“大连工业大学女老师性感爆红腹肌完美”“合肥最美大学辅导员92年萌妹子自拍美爆”……美女如云美图如林,感觉像误入港姐选美现场。
有奶茶妹妹作为人生赢家的典范,有张辛苑、黄灿灿等前辈引路,这条路上总是热热闹闹。 “名校+美色”的包装形式,受众无不喜闻乐见,大学则沦为一张注明产地的标签,代表着不同于庸脂俗粉的品质感。
○近两年招生季,各大高校不约而同玩起美女营销,由身着学位服的漂亮女生出镜,或裙角飞扬舞姿蹁跹,或笑靥如花举牌相邀。人们似乎被暗示,借助大学这个平台,成功变得很容易,不需要多么杰出的成就、多么丰富的履历,长得够漂亮就行了。如果成绩不错,来一个“美女学霸”的加冕,就更完美了。没错,女神是校园里赏心悦目的风景,是学子们多年之后的珍藏版回忆。然而,大学的精神无法由校花校草代言。作为人文精神集大成之地,校园应该保持定力,拒绝浮躁的商业化价值观染指,也让学生明白:寒窗苦读数年进了这个门,究竟为的是什么。
高校之“高”,在于素质之高,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大学之“大”,在于视野之大,兼容并蓄、高手云集。抗战期间,浙江大学为避战乱西迁,校长竺可桢途中对学生说:“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 ”
○刚刚离开央视的张泉灵是北大才女,也属于校花级别,她的超高人气是因为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谈吐。新锐作家蒋方舟被清华降分录取,并因《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引发热议,她粉丝无数是因为出众的才华和犀利的个性。女博士唐立梅成为中国科考史上第一位乘 “蛟龙”潜入五千米深海的女子,她的杰出成就是因为科学精神和忘我情怀。安庆女大学生房兆玲利用碎片时间,穷游泰国、越南及国内227个城市并由此开始创业,她被人羡慕是因为自由的精神和超强的行动力。与爹妈赏赐的美貌相比,品格、智慧、学识、努力,更值得成为女神的标签。恰如80后90后圈子里流行的那句话——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拼才华。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长期来看未必,女神效应或可红极一时,但烟花易冷。也建议幕后推手们换换思路,老是一种玩法,没什么意思。
□本报评论员 李红春
新闻推荐
余平:1993年出生,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表演本科班,现为“再芬黄梅”青年团演员2008年我在安庆黄梅戏职业学院就读时,就在“再芬黄梅”实习过,实习完后我想进再芬剧院,但韩院长说我扮相不错,但唱...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