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庆市民余杨找到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反映他在踏青时发现一处清代古墓严重被盗、损毁严重,希望研究会专家予以关注。4月12日,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查健先生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对该古墓的探查情况。
封土已被挖开
据悉,古墓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查健说,墓区占地200多平方米,墓圹呈官椅状,墓碑立于坟茔之后,学界称“阴碑官墓”。墓表立在坟茔前,露出地表约两米,其余部分深埋地下,全碑刻满碑文。墓表碑头,俗称碑罩,下落不明。墓碑基本保存完好,刻有“清诰赠荣禄大夫显考黄公先楷老大人、诰封一品夫人显妣黄母孔老太夫人合墓”字样的碑文。墓碑为黄先楷之子黄书霖及三孙所立。
“遗憾的是,古墓封土已被挖开,棺木四处散落。”查健说,该墓历史上曾遭到挖掘破坏,近几年损毁程度还在加剧。
墓主人系黄先楷夫妇
黄先楷何许人也?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有专文记述:“舒城黄先楷,娶妻孔氏,时孔年十六也。祖姑婴痼疾,卧榻逾十年,侍疾无倦,而事翁姑特严。咸丰时,粤寇起,江淮大震,先楷读书好任侠,锐思犯大难,骋厥奇,孔恒泣谏之。未几,有友刦于兵,危甚,先楷运奇策拔之,友脱而身竟死。”
“这段文字大意是说,舒城人黄先楷,娶妻孔氏,当时孔氏十六岁,伺候丈夫瘫痪在床的祖母十余年,毫无怨言,对待公公婆婆更是孝顺。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江淮大地受到震动,黄先楷虽然是文人却崇尚侠义,总想亲赴战场立奇功,孔氏经常劝阻不让他出去。后来,黄先楷有个朋友被军兵劫持,情况危险,黄先楷运用奇策妙计,使朋友脱离危险,但自己却遭遇不测。”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博士对黄先楷的生平事迹早有研究,他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相关史料。
专家呼吁尽快整修古墓
张全海说,黄先楷曾辅佐李鸿章治团练,其子黄书霖,字峙青,清光绪八年举人,与李鸿章、袁世凯等都有交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都是他的学生。
而黄书霖之子黄伯度,原名黄中,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太湖、贵池两县知事。1936年,许世英任驻日本大使时,其担任一等秘书,为使馆对日外交重要幕僚。
“虽然黄氏家族在清末民国期间显赫一时,但黄氏后人大多移居海外,安庆、舒城等地方史志均未记载相关事迹。”张全海说,该墓已经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安庆市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名录》,相关保护措施应该跟进。现在,应抓紧时间对墓地进行必要的整修,让一座保护完好的黄先楷夫妇合葬墓成为黄氏海外子孙的精神寄托和思乡敬祖的向往。
本报记者任祥斌
新闻推荐
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因内心害怕,驾车驶离现场,之后又返回的,保险公司是否能以此免赔?近日,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经了解,2015年3月21日,原告吴某某将其名下的车辆向被告保险...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