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笔者在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了解到,被锁20年的“铁锁男”童结平目前走出困境,在该院得到细致的医疗护理,日常生活也有专人照料。去年12月16日,安庆晚报刊发了《救救20年“铁链男”》,人民网、凤凰网、安徽新闻网安庆新闻网相继转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该院负责人表示将按国家相关政策减免他的医疗费用。
在安庆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励精图治之路上,六院一直扮演着披荆斩棘的拓荒者角色。多次参与“解锁行动”的六院副院长欧阳泽祥告诉笔者,挂靠于六院的市精神卫生中心也是安徽省成立最早的市级防治机构,中心工作对提高我院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管理和治疗、尤其是贫困患者的救助起到推动作用。他说,“2009年启动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开出的一个大处方,是我国第一个公共卫生项目。重点工作要求到基层去发现病人、建立网络、加强管理,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精神卫生公众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精神健康,科学认识精神疾病。”
据了解,中心除了承担全市重性精神疾病急性住院治疗服务的基本职能,还承担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和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控制等工作。
成立于2010年的安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市级精神疾病防治机构,履行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精神卫生项目管理相关职能,负责区域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质量控制等。
中心于2010年11月设立了预防控制科,负责对全市精神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开展对全市相关机构业务人员和医疗保健单位有关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创新管理,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的筛查和救治工作,建立起对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管控新模式,做到了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人管、不脱管、不失控”。
笔者走访了该院的预防控制科。连科室负责人储改铭在内,该科专职人员仅两名,承担着大量繁重的日常工作。但自2009年至2016年,他们在安庆市精神病医院的领导下,认真完成中央补助地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原“686”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中的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安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报告。8年来,该科完成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筛查和诊断16800多例,应急医疗处置2318多例,对危险性评估2-5级的高风险患者管理及随访技术指导3221例,对贫困患者实施门诊治疗补助1913人次,住院减免(每人次2000元)354人次,对病人及家属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健康宣教33650人次,对全市参与项目管理、个案管理、精防医师、数据管理、公安民警、居委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2480人次,每年按照项目要求开展质控督导,及时完成督导报告。另外,积极解锁救治被关锁的病人6例,使患者最终脱掉铁链,得以救治。
随着社会转型期到来,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既是一个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接近1.4%,现有病人约1600万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危害性大,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并且精神疾病治愈率低,病残率高,部分精神疾病患者还可能因病出现难以预料的自杀、自伤或伤人毁物情况,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教育,使得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些原因更进一步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目前安庆市精神卫生防治网络已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市县乡三级。围绕实现全省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安庆市市情,到2020年普遍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的精神卫生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与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预防、治疗、康复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健全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显著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普及精神卫生常识,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新闻推荐
相约中国人寿,聚焦魅力儒商。为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分享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助力安庆经济发展,3月22日,中国人寿安庆分公司举行儒商俱乐部揭牌暨第一届企业家交流会。安庆地区近50位企业家、市有关领...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