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塘水“活”起来
6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三塘中心村看到,整洁的村庄生机盎然,绿树掩映着鳞次栉比的一户户农家院,一条条村道宽敞整洁,清澈的山泉顺着新建的沟渠流入当家塘,新颖气派的太阳能路灯在街道两旁一字排开,过去的猪栏、鸡圈路如今成为干净笔直的示范路,这些景观的形成得益于2016年开始的美好乡村建设。三塘中心村作为安庆市美好乡村市级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不仅道路、当家塘、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得到提升,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村民的居住环境。
在村民王维杰的记忆中,村子里的泥巴路总是很难走,池塘里总是漂浮着垃圾,“只要下点雨,门前屋后的路就泥泞得不得了,有时候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本来不怎么宽敞的泥巴路都无处下脚,池塘里还时不时飘着恶臭。”
三塘美丽乡村建设时,乡村组织了多次“三清四拆”,清理垃圾数百吨,拆除旱厕十多个,改造三格式厕所25户,拆除乱搭乱建建筑多处。山口乡还以创建省级示范点为目标,发挥“水通、水动、水清、水美”特色,做活“水文章”,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三塘中心村因三个当家塘而来,闲置久了池塘里淤泥和垃圾就多了。所以美好乡村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清理淤泥,美化池塘。当家塘清淤不仅使池塘之间相通,而且让山泉水流入池塘,让塘水“活”起来。“你看!现在这里的水很清澈,鱼儿水中游,每逢周末来此钓鱼的人还有不少呢!” 王维杰指着家门前的池塘说。
自己的事自己办
“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商量办”。山口乡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村民理事会的大力支持,这也是三塘中心村整治工作速度如此之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山口乡,每个村都会选举产生村民理事会,由群众信得过的村民担任理事长,理事会牵头负责村庄整治的决策、实施、监督和管理事务,村庄整治规划、筹资筹劳方案、卫生保洁制度等都要经全体村民签字认可。“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美好乡村建设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并按要求定期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公布;在道路走向、公厕选址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我们建设的速度很快。”百子山村党委书记吴良宜如是说。
村庄整治改善的不仅仅是农村环境。“刚开始建设时不理解,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要整成什么样,现在我们很支持,很高兴,你看,如今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基础配套设施也很齐全,连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村民王维杰激动地讲述自己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如今,山口乡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正在经历农村环境“洗脸”,农民素质“洗礼”,农业产业“洗牌”,杂乱脏早已不是三塘中心村的标签,昔日的丑小鸭正在蜕变成美丽的天鹅。
在山口乡,山清水秀村庄,粉墙黛瓦、整齐划一的建筑,清澈的池塘,青草幽幽、百花争艳的道路绿化,宽广整洁、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不仅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山口乡更是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统领村庄产业升级,用旅游景区的营造手法,打造精品示范村落,让未来的山口乡不仅有说头、有看头,更要让老百姓有盼头、有赚头。
据悉,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过程中,山口乡突出“美”在特色,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树立长远发展的多向思维,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着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生态受益、环境受益、百姓受益;“美”在干净,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整治并保持好环境卫生。“我们在亮化美化环境过程中,根据山口乡各村的情况进行精准打造绿化。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老百姓,打造好以后,老百姓出来心情也好,绿色开放的山口乡必将迎来大变化。”山口乡党委委员吴艳杜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美丽乡村不只是呼应中央战略的施政亮点,更是为群众谋福祉、为子孙计长远的民生、民心工程。6月13日召开...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