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四”行动还在持续进行,工作组上门了、关怀问候也到了、困难问题层层提交……可是企业“痛点”“难点”依旧存在,甚至有些“老大难”问题久拖未决,企业家们的“获得感”多少有些不够。(《安庆晚报》11月15日)
今年以来,安庆市陆续出台简政放权、产业扶持、减税减负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特别是经济督导专项行动的开展,让安庆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感到欣慰。但毋庸讳言,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还有“很大空间”。
可以说营商环境的优化,重在找准用力点。因此,我们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可以从企业家们“获得感”不够中对标找差,去追根寻源,举一反三,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
确实,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更好的营商环境,要体现在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一个个具体问题中。比如,企业去职能部门的办事大厅去办一件事,流程是不是简化了,是不是高效率地办成了;项目落地前的承诺落地后是不是兑现了;上面政策有了,下面的“最后一公里”是不是顺畅了;企业层层提交的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的解决了……这些细节,最能反映出一地营商环境是不是切实得到优化,也直接决定了企业家们的获得感是不是得到了满足。
让企业家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来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以“店小二”的心态问效于企业家。安庆市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实施得好不好、实不实,有没有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预期,经济督导专项行动的开展,是不是收到实效,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不能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而应该充分听取企业家们的反馈意见。企业的痛点有没有纾解,难点有没有化解,办事的堵点有没有疏通,他们最有发言权评判权,他们的意见反馈是对营商环境是否得到优化最权威评判。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的标尺,来倒逼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把政策制定和执行得更加到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期待安庆市企业家们“获得感”不够的问题,能让我们进一步树立起深化改革的“攻坚意识”,以刀刃向内的态度去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把那些审批慢、环节多、服务差等政务服务不佳问题,不作为、乱作为、乱执法等不正之风问题,那些“庸懒散”“躲绕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各类问题解决好,来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让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引得进、管得住、留得下、长得大”,让企业家们有更多的获得感,能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安庆的高质量发展中。
新闻推荐
11月16日上午,记者接到市民郑先生来电,称送孩子上学路途中,在距校门口近100米处内被堵了十分钟,孩子上学迟到了……【目...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