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安庆市“戏曲进校园”特色学校和优秀学生戏曲社团评选结果揭晓,20所学校、30个学生戏曲社团分获安庆市“戏曲进校园”特色学校、安庆市优秀学生戏曲社团称号。(《安庆晚报》12月19日)
近些年来,我们在推广传统戏曲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戏曲进校园就是其中一项。通过专场演唱与互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传统文化宣广的作用,既让师生对传统戏曲有了进一步了解,也为传承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戏曲进校园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且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并加以改进。
现在评选出了20所戏曲进校园特色学校和30个优秀学生戏曲社团,这一方面表明了前期的努力有了结果,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戏曲有着相对广泛的群众基础。未来在戏曲的推广与传承上,只要方法得当,再加上我们的努力,某种程度上定会拓宽戏曲艺术生存的空间,也必将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
不过我还想就戏曲进校园作进一步的建言:即戏曲在进校园时,在演出与观众的互动中,相关方面尤其是戏曲表演艺术家们,要善于通过一定的途径,发现隐藏在校园里的戏曲苗子,并创造条件加以培养,让那些有着艺术细胞的学生得到专业的培训,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舞台空间,在实践中让那些有着天份的戏曲苗子得到真实的锻炼,力争让他们成为某方面的优秀角色,进而成为戏曲表演的后起之秀。我想,如果做到了这点,戏曲进校园也就达到了最高的目的,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戏曲进校园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对戏曲的传承。而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乃唯一的手段。没有后起之秀,没有人才的为续,戏曲的传承也就是纸上谈兵,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迟早会因人才的断代而消亡于时间的河流,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如果真的因人才断失,让戏曲成了历史,此乃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然而发现苗子是一方面,要想让戏曲得到更好的传承,作为学校、家长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尤其是对那些苗子的培养,要本着人才难得的意识,创造条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让有戏曲表演天份的孩子在表演艺术的路上行远,并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成为戏曲园地里一枝独秀的奇葩。当戏曲表演艺术后续有人时,于一代一代地传承中,我们还愁戏曲会断代吗?
新闻推荐
物业期满“退场” 无人接手管理 街道办:物业费收缴率低,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12月21日,家住上海嘉苑小区的李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我们小区物业公司合同期满“退场”,但没有新的物业公司前来接手。...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