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潜山新闻 > 正文

官庄留住乡愁好传承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7-31 16:38   https://www.yybnet.net/

远山苍翠,绿野广袤,千年银杏枝叶婆娑,豆腐坊中飘出香味,农家升起袅袅炊烟——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聂玲慧

初夏的清晨,透过朦胧的薄雾,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千年古村官庄仿佛还驻足在传统的时光里。沿着清凉光滑的石板路,便可看见村头凤形桥下潺潺的溪水,溪的尽头,便是村中的省级重点文物——余氏宗祠。

德馨庄里美德扬

“舜帝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王祥卧冰求鲤”……走进官庄镇官庄村,一面印有一幅幅内容丰富、寓意隽永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村主任余七四介绍,这些都出自当地农民之后,“这些图画与这里提倡的孝友理念相通,村民们在凤形桥边过,一抬眼便能看见。 ”

官庄村位于潜山县官庄镇,曾是官庄镇的老镇所在地,是全县最边缘的村落,与岳西、桐城和舒城三县接壤,素有“鸡叫一声闻三县”的说法,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正因为是边贸重镇,以前这里又有“小上海”之称。清《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传》载:“清康煕时,宁古塔将军……设立官庄。庄设庄头一人,庄丁九人……”由此可见,其时官庄村已是一处屯田要地。千百年来,因当地世代读书为官者众多,官庄之名便沿袭至今。

一直以来,官庄村就是官庄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提到官庄村,不得不提及余氏宗祠。在这里,有史料和文献记载的余姓名人就有20多位:余受之,清光绪癸巳新科亚元(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天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尤其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现存《天文韵言》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余大化,1921年参加共青团,1927年加入共产党,是安徽学生运动骨干之一,潜山党组织创始人,被捕牺牲时年仅28岁,临刑前威武不屈,奋笔疾书:“撒手空归,这回不算。 ”从容就义。

历经岁月变迁,官庄村仍然留存众多文化遗迹,德馨庄就是一处。德馨庄是一栋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门前有一棵4人合抱的银杏树,树下有石桌石凳。房屋虽有些破坏,但古迹犹存。当年,德馨庄里曾一度出现了“130口人不分家、吃饭靠打钟”的五世同堂的祥和局面。庄主余文章刚满月父亲即病逝,母亲独身抚孤。成人后,余文章以孝敬孀母为第一要事,母亲老病,他与妻子日夜陪侍,亲制汤药,数年如一日,毫不懈怠。余文章的忠孝仁爱之风,不仅受到当时百姓景仰,也受到朝廷的肯定,《清史·孝义传》将其孝行立传载入。清乾隆五十五年余文章87岁时,乾隆赏赐“五世同堂”匾额,隔3年又赐“七叶衍祥”匾额。如今,匾额虽有些斑驳,但乾隆手书遒劲有力,乾隆二字仍清晰可见。

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土地是农民的根,文化是农村的魂,只有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这里的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特别是像官庄这样一个历史底蕴如此厚重的地方,我们有责任在发展中保护、发扬传统文化。 ”村党总支书记余晓八介绍。

官庄村是当年官庄镇的老镇所在地,官庄古镇创始于汉末、兴盛于明清,先民依山傍水、群居成镇,以造纸为主业,乾隆年间即有“官庄一条街”之称。官庄老街全长300余米,最富特色的便是随处可见的豆腐坊。官庄海拔高,山地土质好,气候湿润,特别适宜黄豆生长,加之山里清泉甘甜清冽,做出的豆腐白如玉、嫩如脂、素而香、鲜而纯。几百年来,这里家家户户便形成了做豆腐、吃豆腐的习惯。官庄豆腐坊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手工做法,从选豆、浸泡、上磨、挤浆、烧煮、点卤、压单,每道工序均精工细做,官庄豆腐也因此成为四乡八里的“名品”。

生于官庄村的余云霓以前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2013年,他陪父亲回乡后受到启发,决心辞职回乡创业,利用当地的豆腐工艺,投资近200万元办起了豆制品加工厂。 “投产以来,每天能吸收当地2吨黄豆,工人们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不仅为家乡人解决了就业,我自己也获益匪浅。 ”余云霓说,豆制品厂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项目,他正在投资建设的安徽省德馨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将高端典雅的德馨庄、寻常老百姓的藏粮洞、传统手艺“打豆腐”等结合在一起,力争创立一个官庄特色的文化大观园,吸引游客前来,既能很好传承当地文化、民俗,也能为群众更好地增收,一举两得。

除了豆腐文化,官庄村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余氏宗祠成为省重点文保单位,桑皮纸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非遗项目等等。

新乡村留住旧乡愁

官庄村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培育和建设了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建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官庄村保留原始风貌,因地制宜,重点拆除影响村容和环境卫生的危房、旱厕、破旧围墙,拓宽了道路,清理了沟渠水系,新建公厕、健身场地、垃圾清运站等配套设施。几经整修,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建筑德馨庄、余氏宗祠修葺一新,马头墙高低错落,水泥路宽敞平坦,凤溪河清澈见底。官庄村收获了“中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田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徽美好乡村建设50例”等多项荣誉。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官庄村正在大力挖掘、恢复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村里对德馨庄进行了修复,还在余氏宗祠里另设了农耕文化屋,将先辈们的农耕生活场景和农具一一展现,在村内开辟了倡导“仁、义、礼、智、孝、和”为内容的文化墙,同时制定“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村规民约,组织了“重孝道、知感恩、传美德”等系列活动,在提升居民道德素养上起到了不小作用。

如今,保护村容村貌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村里每户每年缴纳卫生管护费100元,村集体再出一部分公用维修资金,解决了管护资金问题;村里设立了建设管理员、监督员和保洁员,组建了志愿者队伍,为维护村庄的美丽付出共同的努力。

如今的官庄村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幢幢新的居民楼散布其中,村部大楼干净井然;余氏宗祠、德馨庄、留余堂、千年银杏树、凤溪桥、三牲石……现代化的建筑与传统古建和谐共处一村,“在官庄,建起来的是美丽的新乡村,留住的是美好的旧乡愁。 ”村党总支书记余晓八说。

题图:画满二十四孝全图的广兴老屋大门。

本报记者 胡劲松 摄

下图:官庄村一角。 本报通讯员 王阵 摄

新闻推荐

·旅游天地·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迎“中考”

本报讯 (通讯员 葛玉屏 陈兴旺)8月3日至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对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中期评估。本次评估主要包括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贡献、地质公园的管理、地质遗迹保...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正是江淮丰收时2015-09-23 16:16
猜你喜欢:
不辞辛劳为旅客2015-10-05 16:12
评论:(官庄留住乡愁好传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