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景点里出售的青花土布,在贵州能看到;在云南买的银器,四川有同款;刚收到朋友从湘西凤凰古城带回的当地特产姜糖,转身发现合肥三河古镇也有卖。旅游纪念品同质化现象引起业界关注——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文/图
隔山隔水,千里之外,旅游纪念品却频频出现雷同。这不仅给游客带来尴尬,也成为景区发展中的一个软肋。记者近日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发现,不少地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动足了脑筋,更加看重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和创意,做出来的纪念品个性十足,让游客们过目难忘。
发掘不可复制的特色文化
10月29日,为期4天的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安徽省代表团以“山水皖南,文化徽州”为主题,携60多个系列1000余件文化创意产品参展。其中,展台上一套来自安庆的“七仙女”人偶模型特别吸引观众:透明套盒中七仙女约半尺高,服装、发型、造型均有不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引得许多观众驻足,上前合影或询价。传说中的人物,成了现代展会上的“明星”。
该展位负责人介绍,七仙女的传说在我国家喻户晓,传说中七仙女的故乡就在安庆市潜山县。除了诞生“七仙女”传说之外,潜山县还是“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更是“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的故乡。境内现仍有三国时大乔小乔梳妆的胭脂井、孔雀坟及著名的薛家岗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国家5A级风景区天柱山也坐落于该县。
“要突出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性\’,就必须保持纪念品所传递文化信息的确切性。旅游纪念品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须能够代表‘自己\’。 ”安徽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蔡小莉说:“游客们看到七仙女人偶就能想起安庆,想起潜山,这说明只要真正在地方特色文化上下功夫,还是能够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的。 ”
相比大陆旅游纪念品的频繁“撞脸”,台湾的很多旅游纪念品制作比较注重个性,并且与特定的地域、景点和风格结合紧密,颇具特色。如台湾故宫推出的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小至胶带、铅笔之类的文具,大到仿真文物等,都个性十足。一卷小小的文具胶带,设计师把康熙皇帝手书的“朕知道了”四个字印在上面,贴出来既古朴又有趣,一看就知道是来自故宫的纪念品。现在,这款胶带已成为大陆游客游玩台北的热门伴手礼。
传统元素引入人性化改进
在安徽馆展台,有一样展品引得很多女性观众的抢购,那就是来自广德县的“老王”牌折扇。 “折扇在很多地方都有,为了打造特色,我们也是动了一番脑子! ”“老王”折扇负责人王明德说。充分替顾客着想,是他们改进产品的一个基础理念。 “比如这把扇子,”王明德指着展品中一把最小的扇子说,“一推出来,它就很受欢迎,因为它比普通折扇短5厘米,扇骨更薄,很多女士夏天放进小包里既轻又不占地方,便于携带。这种袖珍折扇,就是我们进行人性化改造的结果。事实证明,我们改对了。 ”
跟老王想到一块去的还有旌德县的宣砚制作家们。平板砚本是一种是简洁的平坦式砚台,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雕刻装饰。旌德的宣砚设计者们推出的一款平板砚却格外受欢迎,原因就在于暗刻的台面四条边上。 “这四条边微微往里卷了一点点,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别小瞧这设计,它能让砚台储墨量大幅提升,使用起来自然方便很多。 ”此砚制作人、宣砚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太海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小“机关”。
安徽展区的入口处摆放了很多本 《安徽最美的地方》,这本书把日记本和旅游指南合二为一,在景点介绍旁留白,让游客既能看到景点介绍,又能顺便记下自己的旅行心得。 “游完安徽,这就成了一本旅游日记,闲暇时翻一翻,又能感受一次当初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一位当场购买书本的消费者小白如是说。
“互联网+”衍生另类纪念品
第十届北京文博会上,包括安徽展区在内的很多展区,都设置了二维码扫描区,让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参加线上活动。不少游客都是先掏出手机,在展区入口扫完二维码,再入内参观。 “这样挺好的,不光是逛完展会就结束了,线上活动让我们和企业真正互动起来,更加吸引我们想去徽州走一趟。 ”来自北京市的观众葛先生说。蔡小莉也表示,这是安徽省第一次在展览上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来做销售,也是首次把文化创意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宣传推介安徽文化。
天津展区摆放了很多印有二维码的天津旅游手绘地图,供观众自取。用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后,一张与地图一样的电子地图就展现在手机上。游客点击景点,可以看到该景点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同时听到语音导览。天津展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把线上互动、创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这样天津的景点、美食及背后的故事都能融汇贯通,对游客更有吸引力。 ”
北京展区中,一个身着唐装的西方男子卖力展示着自己设计、制作的中式儿童服装。这名来自法国的男子叫皮埃尔,在中国旅行时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于是几年前自创品牌,做起了手制中式童装。 “你看过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吧?诺一就在里面穿过我们品牌的衣服。”皮埃尔热情地对中国观众们介绍。他对中国文化非常精通,善于利用电视和网络对产品进行宣传,印制了一批带着二维码的明信片送给顾客,只要扫码就能通过手机获知这些品牌背后的热门“八卦”,增进顾客对产品的亲近感。 “他制作的中式童装是很多来北京的家长们最想带回去的纪念品。 ”来自吉林的小彭参观完这个展台后,立即买下两件童装,准备带回去送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把纪念品销售延伸到网上,旅游纪念品已不再是简单的某个特定景区门口的摆摊品,只要做得有特色,游客们会通过网店再次购买。 ”安徽旅游文化创意协会执行会长君豪告诉记者,安徽旅游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互联网+”是发展旅游业强有力的推手,旅游纪念品的研制一定要紧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题图为参展的景区纪念品。 )
新闻推荐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打好“组合拳”——安徽省推动脱贫攻坚述评(下)
我省推动脱贫攻坚述评(下)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