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基层,接接地气,才能真正感受到咱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和需求。从2月1日起,安徽省主流媒体都开辟了“新春走基层”专栏,并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各行各业,走到百姓身边,倾听不同的故事,体味不同的人生,记录不同的心声,全面展现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新成就。
普通人传递着正能量
《安徽日报》刊登了《“回家的路不再颠簸了”》《文化乐园里赏“农民春晚”》等数篇新闻报道,反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及其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安徽新闻联播记者则走进安庆市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采访了不同的养殖户,展示了该村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各类举措。
从农村自建房搬入回迁小区,从农民变为市民,这其中有多少动人的故事?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来到合肥长宁社区采访居民,其中有带领邻里致富的侯克友、致富后为家乡修路的束道定、经常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孙名胜……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却传递着一样的正能量,值得点赞。
深入基层是记者的职责
在走基层采写稿件的过程中,记者们感慨颇多。2月2日,本报刊登了《渔民上岸何处去市场大潮显身手》一文,谈起写这篇报道的初衷,本报记者张安浩说,以前他在采访中深切体会到渔民生活的艰辛,“孩子们读小学,还得靠一个大船挨个来接,统一上岸。为了不迟到,有个孩子甚至凌晨3点就要起床,等候大船。当时我感到很心酸,之后就一直很关注渔民这个群体。”
“渔民上岸后,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我为之欣喜。”
张安浩认为,深入基层,认真记录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是一名记者的职责。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也赢得了一些赞声。“通过这些报道,我了解到各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从中感受到社会发展欣欣向荣。”读者张先生说。
春节将至,“新春走基层”正在进行中。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将走出合肥,走出安徽,在旅途中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更多基层故事与读者们分享。 本报记者王翠
新闻推荐
○古老的秋潭寺 ○我们发现的摩崖石刻 ○秋潭古地的潺潺流水 ○秋潭之绿 &nb...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