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王阵 朱礼普
3月27日,位于潜山县王河镇红光村老屋组的义海家庭农场,农场主徐义海正忙着育种的事,他告诉笔者,今年,他将大面积种植传统麻晚水稻。“这种大米在市场很吃香,现在已有客户下订单了。 ”
早在2008年,徐义海就承包了本村1300亩的农田,成为种粮大户。随后,他到江西井冈山市实地考察红米种植,回来后就种起了这种红米,还成立了义海家庭农场。去年,义海家庭农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走上了适度规模经营之路,种植的200亩红米也占了半壁江山,亩产600斤,每亩纯利约2000元。
然而,最让徐义海兴奋的却是他的“独门秘笈”——有机麻晚水稻。 “有机麻晚不仅具有传统麻晚口感好、香味浓等优点,而且克服了易倒伏、产量低等技术难题。 ”徐义海说,他费了很大周折弄到传统麻晚品种,聘请农技专家对其改良,取得了成功。种植这个品种不使用化肥、农药,正好契合有机稻种植要求,目前农场基地已经通过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认证。
今年40周岁的徐义海身材瘦小,但他对未来却有豪情壮志。“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最近发布的一号文件,对农产品安全十分重视,让我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徐义海说,今年他打算以种植有机麻晚水稻为主,扩大该品种种植面积到500亩,销售收入可增至500万元。
在销售上,农场借助“互联网+”东风,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线下在合肥、上海、杭州等地大城市设立销售网点,主要用于产品展示;线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
为满足农场发展需要,徐义海还准备明年建立育秧工厂,育秧工厂规模为满足2000亩种植面积的秧苗需求。“使用育秧工厂不仅能大大提升育秧效率,而且育秧效果更好。”后年还准备引进烘干设备,解决晾晒受天气制约的难题,建立日产米80吨的加工生产线,延长产业链。
徐义海说,准备用5年时间,通过农场带动,让周边农户种植有机麻晚。 “到那时,全村有机麻晚年销售额可以达到3000万元,农场年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借助薛家岗文化遗址的优势资源,打造薛家岗香红米品牌,让它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
新闻推荐
◆ 7月5日,潜山县古井初中安置点内,从黄泥镇金湖村安全转移安置的80岁残疾老人说:“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照顾得好! ”本报通讯员 黄俊英 摄...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