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潜山新闻 > 正文

潜山弹腔酿新声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3-04 15:09   https://www.yybnet.net/

潜山弹腔被尊为“京剧母体艺术”。如何让潜山弹腔在当下实现活态传承,既要找到初始的种苗,又要培育现实的土壤——

■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程斌

2月26日,在安庆市潜山县五庙乡中心小学,潜山弹腔省级传承人许开学带着几名传承人,首次汇报演出潜山弹腔《郭子仪上寿》《二进宫》两部传统大戏。弹腔大戏《二进宫》选段一登场就惊艳全场,原本对弹腔一无所知的一些年轻人还专门打听这个明星节目的来头。 “跟以前相比,演员动作流畅,表情演绎到位,起腔、拖腔等唱法更讲究,有京剧的味道,更有本地弹腔的韵味。 ”说起这台节目,老戏迷左延胜有点儿感触。

潜山弹腔是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潜山县文化馆馆长芮刘斌介绍,潜山弹腔又名老徽调,京剧即是由徽戏徽调发展而来,而徽戏则是潜山弹腔演变所致,因此,潜山弹腔又被称为京剧的“母腹”。明朝以后,以潜山为中心,弹腔逐渐辐射至安庆各地。一些职业班社凭借长江水路陆续深入工商业发达的长江下游沿线地区,通过兼容并蓄形成“徽调”,班社也称为“徽班”。当下,工业化进程和多元文化打破农村传统的生活娱乐方式,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重新发掘、培育土壤的难题。目前,整个潜山县仅地处大山深处的五庙乡存有一个业余弹腔班社,但人数稀少,排练、演出也无法正常进行。 “文化消费进入快餐时代,潜山弹腔‘老腔老调\’,‘土里土气\’,要想传承保护,并非易事,但努力守护还是有收获的。 ”芮刘斌的一番话很中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弹腔大戏《二进宫》选段仅仅表演了十分钟,却倾注了全剧组一个多月的心血。去年11月初,潜山县开始对潜山弹腔现存的9部大戏进行复排。说是复排,其实一切几乎“从零开始”。潜山弹腔唯一传承载体是许家畈业余弹腔班社。当时,班社仅14人组成,成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会唱能演的也就三五人,能唱的剧本仅两本。不光如此,弹腔的奏、演、唱一直是口口相传,无文字记录。无剧本、无曲谱、无舞台表演经验,演出服饰、器具老化,窘境连连。为此,县里安排专项资金建舞台、添服装、置乐器、请专家……许家畈热闹起来了。村前广场上,弹腔大戏《二进宫》如期复排,“为了复排这部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万事开头难,这也为复排其他戏树立了样本。 ”芮刘斌介绍说,复排程序没有一丝懈怠,老艺人演唱,曲谱专家做录音、记谱,然后整理成册,形成文字资料;舞台导演纠正演员动作、表情;乐器专家指导乐器使用,讲解乐理……

说起复排前后的变化,担任弹腔 “主唱”多年的省级传承人宋晓琴最有发言权。宋晓琴以前学的是黄梅戏。 2009年开始学唱弹腔。宋晓琴告诉记者,跟黄梅戏相比,弹腔的音调更高,起腔、拖腔等唱法非常讲究。唱腔中融入了大量民歌小调,汲取了青阳腔以及民间音乐的多重营养,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宋晓琴认为,在专业戏曲老师指导下,演员们的装饰音等小音符不会一带而过,唱得更清楚了;什么时候严肃,什么时候活泼,哪种表情更能体现剧本的意图,戏曲老师的帮助让表演更加规范。当然,作为京剧的母体艺术,潜山弹腔最大的价值就是原汁原味和那份 “土气”。弹腔班社负责人许承应表示:“专家们非常尊重弹腔的演唱习惯、韵味和节奏,写下每一个音符都极其慎重,保证了弹腔的‘基因\’纯正。 ”

纯正的腔调,规范的班社,这样的发展道路让弹腔队伍迅速壮大。仅一个月时间,学习者就增至22人,且大部分都是中青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许更生去年11月份回到老家,专门在班社学习打鼓,现在也是有模有样。班社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由一名老成员带领两名新成员学习,潜山弹腔的发展正从“断层”向“后继有人”大步迈进。

有人唱,更要有人听。只有听的人多了,才会从中发现更多能唱的人。目前,弹腔的受众以许家畈及其周围的村民为主,为此,潜山县将弹腔演出纳入2016年“送戏进万村”民生工程演出当中。 “民生工程演出以黄梅戏为主,我们计划在部分场次的两段黄梅戏中间插一段弹腔,这样既保证不会流失观众,又让弹腔表演尽收群众眼底。 ”潜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斗喜介绍,后期还计划让弹腔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弹腔。目前,该县把五庙乡中心小学正式定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学校”,并聘请3名省级传承人为学校弹腔辅导员。

目前,潜山弹腔研究会已邀请省内高校戏曲专家、本地戏曲研究者等专业人士,重点对弹腔老剧本、道具、乐器进行收集、整理,并深入研究弹腔声调对京剧产生的影响。该县计划在3至5年内复排完9部大戏,并以对现存的9部大戏复排为抓手,发现、培养弹腔剧目编排、表演人才队伍,扩大观众群体,保护与传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潜山弹腔五庙许家畈班社走进潜山县五庙乡中心小学,为师生及乡亲们送上复排首场演出,表演传统剧目《郭子仪上寿》和《二进宫》。 本报记者 徐旻昊 摄

新闻推荐

潜山“旅游+”激活县域经济

本报讯(通讯员 储北平 葛玉屏)潜山县推动旅游经济创新发展,做好“旅游+”文章,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今年截至目前,该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84%,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5.12%。潜山县依托天柱山优...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潜山弹腔酿新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