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潜山县群英农机合作社社员 李群英
整理人:本报通讯员 王阵
今年,合作社有了无人机,我感觉轻松多了。我在无人机的药箱里装满配比好的咪鲜胺药液,只要在田埂上遥控,无人机就像蜻蜓一样飞来飞去,随着机翼的旋转,药液就均匀喷洒在植物叶面上。不到20分钟,一片近10亩的田块施药就结束了。
2011年,我从梅城镇河庄村和模范村的农户手中流转了1500亩田地,但田间管理机械化一直是短板。病虫害防治,还是靠背负式喷雾器人工施药。每到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像我这样的大户很着急。因为病虫害防治只有几天时间,错过关键时机,就达不到防治效果。记得前年,油菜花开时正赶上低温多雨,农技员提醒要特别防范菌核病。我好不容易找来四五个工人,七八天忙下来,还是出现了病害。那年,200亩的油菜田只打了200多斤籽,比正常年份亩产少了两三百斤,损失达到五六万元呢。
去年,县里组织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开展病虫害防治示范观摩,让我大开眼界。我痛下决心,筹集15万元,从南京购置2台6旋翼无人机,终于实现了田间植保的“鸟枪换炮”。我一边学习摸索这一新装备的操作技术,一边尝试开展有偿服务。无人机已先后为合作社提供植保打药服务8000亩次。今年,已有不少种植大户前来下订单。
我算了一笔账,传统的喷雾器喷药,每天每个工最多能打药10亩。而无人机只需3人在地面操作,1天就能完成300亩,效率提高了10倍。此外,无人机打药药效高,一般只需要使用喷雾器的8成药量,节约了药物成本不算,还减少了农药残留带来的污染。
新闻推荐
律师拿5万执行款4年还没给当事人称打官司费用未结算清楚 该律师曾被投诉受通报批评 现已不在执业
称打官司费用未结算清楚 该律师曾被投诉受通报批评 现已不在执业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