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湛蓝的天空,只飘着几朵不成规模的小云,你最最担心的超强紫外线就这么直奔地面而来。 心太急的“副热带高压”,追随着台风“玛莉亚”的步子长驱直入,把合肥带入火力全开的盛夏。而原本已经退居二线的梅雨期,只能黯然宣布“明年见”。7月12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安徽省已经出梅,并迅速进入“烧烤模式”。 “梅姑娘”很温婉雨量较常年少了约30% 今年,以一场暴雨拉开序幕的梅雨期,更多时候是以温婉的面貌示人。 “今年6月19日入梅,比常年偏晚3天,7月12日出梅,和常年持平。”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8年梅雨期23天,较常年(26天)偏短3天。 “梅雨没雨”,是很多人对今年“梅姑娘”的印象。从统计数据来看也是如此,梅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 “梅雨期,沿淮淮北中东部及沿江江南大部降水量200~458毫米,沿淮淮北西部及江淮之间大部80~200毫米。沿江江南梅雨量228.8毫米,江淮之间梅雨量178.7毫米,比常年分别偏少33%和28%。”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沿江江南梅雨强度指数-0.54,较常年偏弱,江淮之间梅雨强度正常。 弱梅雨也有强个例潜山一小时降水160毫米破纪录 包括宣告入梅的第一场暴雨在内,梅雨期出现三次暴雨过程,分别为6月19–20日、6月26日–7月2日及7月4–8日。 “梅雨期内均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未出现持续稳定雨带。”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即便是在梅雨偏弱的年份,也偶有成绩突出的佼佼者。 比如,6月26日–7月2日沿淮中东部过程雨量大,6月28日蚌埠、滁州等地有14个站超过250毫米,最大蚌埠司陈361.8毫米;凤阳日雨量(205.5毫米)创历史新高,蚌埠(208.1毫米)突破6月日雨量历史极值。 “梅雨期短时降水强度大,小时雨强超过40毫米的有471个站次,超过80毫米的有17个站次。”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4日22时潜山茶庄小时降雨达到160.6毫米,打破安徽省小时雨强历史极值。 出梅就进了“烤箱”局地最高气温或达40℃ 在尚未出梅的11日,高温已经有了抬头的意思。 省气象台说,出梅后,安徽省将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合肥最高或达37℃。 具体来说,13-20日:全省多云到晴天。 最高气温方面,13-14日:全省大部分地区35~37℃。15-16日:全省35~37℃,局部超过38℃。17-20日:全省36~38℃,局部40℃左右。 气象专家说,这一轮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居民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并注意加强营养,保证人体必需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晨报记者 于巧妮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4日至6日,安徽省自北向南发生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连续的强降雨给安徽省部分地区造成灾害损失。当前防汛形势如何?...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