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容小觑。因此要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能和血防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将血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血防意识教育。
一要重视计划性的探讨研究。学校要建立教研组,主要研究怎样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中渗透血防知识,开学初教研组长要带领各授课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并结合血防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寻找渗透的结合点、渗透方法、渗透力度等,制定本学科血防知识渗透工作方案,然后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进行逐步改善。
二要寻找各类情景教学的切合点。目前,农村血防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每学年安排的血防教育课或相关活动数量有限,这就必须要求各学科老师都能兼职充当健康教育工作者。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血防作文,制作血防知识的手抄报。教《科学与自然》的教师在教学时,顺势指导学生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传染途径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要学会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渗透教学不需要增加专门的设备和经费,也不需要专职教师,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所授科目在备课时将血防知识渗透其中,在课堂讲一讲即可。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收集到的血防方面数据要求学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本地区的流行现状,提高参与血防工作的主动意识。
四要适当的开发乡土教学文本。可以组织本地专家和学者编印适合本地血防实情的简易教材,除系统介绍血吸虫生活史、预防措施等重点共性内容外,还要说清本地的流行范围、主要传播方式以及和家家户户有关的当地综合治理等本地流行特征,将血防意识真正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总之,相对一般健教活动的转瞬即逝,学科渗透教学需要教师反复讲,乡土教材内容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不断给孩子们灌输“不要在疫区游泳”“血吸虫是人畜共同感染”等这类简单易懂的话语,可以起到长期引导、时时督促的作用。在讲文化课时结合讲血防知识,是最佳宣传方式,学生学课反而更加轻松,教学效果也自然好了。
作者单位:潜山市血防站
新闻推荐
2003年的电视剧《金粉世家》剧照。张恨水(1895~1967),被称为“章回小说大家”,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还是优秀的报人...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