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一位头戴竹编帽,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一边打着电话,一边走进宿松农合行北浴支行的营业厅。
“要不让银行的工作人员跟你说? ”男子神情焦虑地对着自己手机与别人通话,并向营业柜台走过来。还没等走到柜台前,他却又神秘兮兮地打着电话转身离开了营业间。
没过多久,该男子再次来到营业厅,拿着一张户名为“梅某某”的定期存单要提前支取并转汇出去。
北浴支行会计主管吴风华注意到了这个客户的异常举动,他怀疑客户遭遇电话诈骗,便主动与客户交谈。刚开始,客户不透露电话内容,经过吴会计耐心劝导,他才渐渐说出了事情经过。
该客户姓梅,是宿松县陈汉乡人,8月12日,他接到一个号码为138开头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人员,说刚刚侦破一起贩毒案件,缴获了梅某某的身份证,事态十分严重,只要梅某某愿意支付3万元,对方就能帮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挂掉电话,梅某满腹怀疑,并没有付钱的念头。没过一会,他又接到号码为“0556110”的电话,同样讲他涉及到一宗贩毒案件,随后尾号为0772的电话一直催促他汇钱,否则就要将其抓捕归案。梅某某看到110的电话怕无故受到牵连,便准备将其未到期的存单提前支取3万元汇给对方。
了解事情始末后,吴会计便告诉客户这是近年来较为多见的诈骗手段之一,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报警。随后,吴会计按客户提供的号码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告知对方我们已经将该诈骗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对方随即挂断电话,再也联系不上了。梅某这才打消了疑虑,并再三向北浴支行的工作人员道谢。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使用网络电话,将来电号码伪装成某些官方电话号码,并利用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怕惹麻烦的心理特征实施诈骗,往往容易得逞。宿松农合行提醒广大客户:对待疑似诈骗电话,要冷静分析来电内容的可靠性,发现诈骗端倪,可立即结束通话,并作报警处理。在通话过程中切忌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和财产信息,以便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朱俊先
新闻推荐
4月22日,经历了两天阵雨,乡间小路变得泥泞不堪,宿松农合行程营支行的三名客户经理踩着泥泞,来到宿松县汇口镇张月村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和贷款清收工作。在张月村泥塘组的乡村公路旁,一群...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