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国内棉花市场在内外压力之下犹如一潭静水,几难掀起涟漪。目前,在地棉花生长正处于关键期,新季棉花长势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新季棉又会向何处去?
在地棉病害重于去年
宿松县汇口镇是安徽省棉花主产区,近两年来,由于受到棉花行情低迷影响,棉田面积逐年递减。 “估计本季棉花种植面积比去年缩减了30%。 ”该镇农技站站长王斌告诉记者,在棉花面积缩小的同时,今年充沛的雨水又使得棉花枯黄萎病呈现重发态势,目前当地90%的棉田染上了枯萎病,其中重病田块在20%左右。虽然在地棉花在生长中后期有很强的自我补偿能力,但对于重病棉田来说,最终减产10%的可能性很大。
据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何团结介绍,受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影响,今年棉花枯黄萎病普遍发生且病情较重。目前棉花已进入初花期,落叶型黄萎病造成棉株几乎成为光秆,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即使使用药剂防治枯黄萎病,收效也甚微。省农科院棉花所郑曙峰副研究员对记者说,现在距离棉花收获期只有一个多月,而目前棉花生长的不利状况可能会对最终产量造成影响。
种植效益持续减
宿松县汇口镇三星村胡维高往年还种植70亩棉花,今年只种了11亩。他在给记者介绍种植投入时,连连叹气道,种植成本连年涨,新棉价格长期低迷,植棉越来越不挣钱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承包费由前两年的200—300元/亩/年涨到如今600元/亩/年,复合肥、尿素、钾肥等肥料投入360—400元/亩,每亩农药投入50元,每亩人工费约700元。各项投入合计,每亩成本约1500元左右。即使以每斤籽棉4元,每亩产量450斤计算,每亩产值1800元,每亩纯收入约300元左右。
据省物价局成本价格监测局连续多年监测显示,自2010年以来,棉农植棉效益逐年下降,2010年棉农净利润781.84元/亩,2011年棉农净利润400.64元/亩,到了2012年,棉农扣除自己的人工和自营地成本,农户每亩净利润仅9.72元。王斌预测,随着今年新棉价格的走低,棉农的种植收益要比去年降低200元/亩。
近期市场需求疲软
据华安期货棉花分析师李莉介绍,自去年11月28日国家启动棉花抛储以来,截至今年6月20日,储备棉投放累计上市总量774.25万吨,累计成交总量197.9万吨,成交比例25.56%。其中,国产棉累计上市738.21万吨,累计成交185.88万吨,成交比例25.18%。受资金压力、需求淡季和国储棉质量问题影响,纺企竞拍积极性继续下降,个别交易日甚至出现跌破10%的情况。
目前,纱线和坯布市场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市场悲观氛围弥漫,纺企或继续随用随买,抛储成交率短期将维持低位水平。棉花市场整体上仍处于下行趋势中,未来国产棉入市、国储库存和进口棉交织供应成为棉价反弹的“三座大山”。
初期行情很淡
王斌对记者说,由于今年棉花市场政策因素的变化,棉农和中间商对整个市场行情的未来走势都很迷茫,中间商从控制风险角度考虑,一定会谨慎入市,开秤价或在3.2—3.5元/斤之间。这一收购价与棉农的3.8元/斤的心理价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棉农的出售意愿不会很强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棉收购价可能会小幅攀升到3.8元/斤左右,新棉收购后期的价格波动就要看市场大势变化了。
华安期货棉花分析师李莉认为,本月底疆棉直补细则或将公布,短期政策面风险升温。由于外棉行情持续下行、新疆天气也有利于在地棉花的生长,在供应压力和机采棉低成本的冲击下,棉价弱势难改。在国内总体供应宽松以及低价进口棉的冲击下,新年度棉花价格运行重心必将下移,波动幅度较往年加大。新季年皮棉价格预计在15000—18000元/吨之间运行,内地籽棉市场收购价应该不会超过4元/斤,新疆产籽棉估计最高也就在4.3元/斤附近。
(本报记者 喻寒松 实习生 赵蕾)
新闻推荐
钓鱼台水库是宿松县境内最大的一座水库,因水质清澈、风景优美,每年夏天都吸引来大量的游泳爱好者。为确保安全,库区管委会想了各种管理办法,试图阻止群众在这里游泳,但都无济于事。“居民朋友,请你...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