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文南词:黄梅戏的“孪生姐妹”

来源:市场星报 2014-10-28 06:08   https://www.yybnet.net/

最初,文南词也是谋生的手段。

地方志是这样介绍黄梅戏的:相传清乾隆末叶(公元1776年~公元1795年),湖北黄梅一带,接连遭受水灾和旱灾,农民无以为生,相继外逃。一部分逃至安徽宿松、太湖、怀宁等地,其时用以谋食的方式,有打花鼓、打莲厢、唱道情等,其中亦有唱采茶调或民歌小曲者……”, “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殊不知,文南词的前身“渔鼓小调”, 最初表演形式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和黄梅戏的雏形“采茶调”,两者同是发端在湖北黄梅县。只是后来,在东至和宿松,渔鼓小调变为文南词,采茶调在安庆则演变为黄梅戏。所以说,它们是戏曲界的孪生姊妹。所以,当安庆市东至县的民营院团——心连心剧团演唱《戏牡丹》时,一开腔,底下的观众就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我最先是演唱黄梅戏的,后来县里要挽救文南词,就动员我们剧院演员改戏路,于是,我们就开始学唱文南词,才开台唱的时候,我的第一直觉它像山歌。学了好几年才开始登台演出的。现在,我已经深深迷上文南词了”。《戏牡丹》的主演胡淑琴说起当初唱起文南词的初衷。

在她的介绍下才知道,初始,因为语言、声腔上的近似,这两个剧种常是同台演出的,一套班子,一拨人马,文南词与黄梅戏交替演出。正是在演出的过程中,黄梅戏寻求了突破时,一路走来风生水起。而文南词的状况却是江河日下,陷入“濒危剧种”的窘迫境地,很多安徽人对文南词甚至闻所未闻。

翻阅资料,才知晓文南词也有过辉煌的时段。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一诗中“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这些描写都透露出当年文南词演出的热闹场面和受欢迎程度。

至今有200多岁的的文南词原名文词腔、文曲戏,流行于安徽池州市的东至县、安庆市的宿松县等地。主要声腔有文词、南词等,“文南词”一名即取二者首字而来,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剧目,如《纳蓑衣》、《卖杂货》、《卖草墩》、《纺线纱》等是早期文南词的剧目,后期还有《苏文表借衣》、《打樱桃》等特色剧目。当文南词诞生以后,就从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卖唱、坐唱的简陋演出形式,转为搭土台或在家族祠堂内演出。

胡淑琴说,文南词现实的处境也不容乐观,会演唱的人很少。作为2008年6月14日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东至县在前些年开始采取了措施,鼓励一部分演员学唱,并多次开展文南词的专场演出。“即使这样,学的人也不多。”

新闻推荐

“排列”高手,宿松中奖 徐小兰

星报讯12月10日晚,排列三第14336期开奖,位于宿松县复兴镇红旗宾馆15518网点彩民A先生喜中该玩法4注直选,1注组选,累计收获奖金4333元。 据销售员小陈介绍,中奖彩民A先生是风力发电员工,出差到此。A...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南词:黄梅戏的“孪生姐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