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5岁的王柏槐,经历过多年的打工生活。如今,回乡创业的他,已拥有一个占地达400亩的养殖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专家”。在他的带动下,已有40名“归雁”返乡创业。(《安庆晚报》2月3日)
“归雁”王柏槐的示范效应,带来了宿松县破凉镇4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不仅使当地经济得到了发展,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迪。
以往,说起创业,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城里人的事,或者会想到大学生,想到高科技人才和商界精英。农民工似乎只是创业的配角,至多是创业带动起来的就业者。然而,王柏槐等创业成功的事例已说明,“农民工”和“返乡”两个词让创业有了新的内涵。农民工等人才返乡创业成功,说明创业的舞台不只在城市,创业的人和创业的激情也不只在城市,只要找到“创点”,抓住乡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的短板,结合当地原生态的气候和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或养殖业,照样能创出一方天地,并以其示范效应为当地农村带来新的变化。
这些勇于创业的“归雁”,也说明农民工中也有佼佼者。他们在外出务工中积累了财富、增长了见识,有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观念。他们开启了创业之路且渐成气候,已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除鼓励各类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群体去创业外,不能忽视这一部分农民工群体。
还有,“归雁”回乡创业得以成功,是迎合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的就业日渐饱和,乡镇产业正方兴未艾,广阔天地存在大量需求这一发展趋势。加之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态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多,这都为“归雁”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归雁”返乡创业,也是乡村贫困人口的新希望。无论大山深处“靠天吃饭”的贫困户,还是挂念着留守在家孩子的外出打工者,共同的缺憾就是家边无产业,没办法就近脱贫、就近奔小康。随着“归雁”们返乡创业带动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必将创造出一批就业岗位,让更多致富梦在家门口圆起来,脱贫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从打工者变身为公司老板,这种变化正悄然在安庆市乡镇兴起。这种变化一方面源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源于农民工自身素质在不断提高。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必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相信随着政策的完善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期待有更多的“归雁”在返乡创业中,实现他们的致富梦想,形成当地不可小觑的“归雁经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陈虹
卢向波)3月14日上午,在宿松县长铺镇长铺社区叶湾组的一处采石场里,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故,事故造成一名采石工人腿部受伤。
&nbs...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