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宿松新闻 > 正文

一纸协议,六兄弟定下身后事 本报记者 陆 飞 本报通讯员 汪俊伟

来源:安庆日报 2019-03-27 10:54   https://www.yybnet.net/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民俗长久以来选择“入土为安、厚殓重葬”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而宿松县复兴镇复兴社区古稀之年的尹姓六兄弟却自筹资金11万元在家里的自留地上建起“六合陵园”,相约“百年之后”实行火葬,丧事一切从简,骨灰统一安放于陵园内的“六合亭”下。自陵园建成以来,已先后有4位来自这个大家庭的亲人按约定火化后安葬于此,用实际行动向千年的陈规陋习告别——

六合园里六合亭

慕名走进耳闻已久的“尹氏六合陵园”,记者的心里是充满好奇的。

在宿松县复兴镇复兴社区,这座坐东朝西而建的陵园占地约200平方米,仅入口西面围有院墙,其他三面都由高大密匝的松柏和冬青形成天然的屏障。园内环境清幽,其间一座造型古朴、雅致的六边形亭子掩映在浓浓的绿意中,亭台正中“六合亭”三个金色大字格外显眼,整个陵园小巧而精致,庄严又不失肃穆。

“古语说‘知六合者知天下’。之所以取名‘六合’,是因为这个陵园能建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兄弟齐心协力,也应着我们六兄弟手足同心!”作为尹氏六兄弟中的老大,年近八旬的尹理正老人解释道。正在园内轻扫地面的尹理正老人告诉记者,“我们兄弟几个当年还定下了规矩,每年轮流由一个人管理陵园,负责里面的树木花草的修剪和垃圾打扫,维护陵园的整洁。

六合亭按六角、两层设计,地面一层可供休息,地下一层是骨灰堂。记者轻轻地顺着台阶而下,唯恐打扰亡者的安宁,只见骨灰堂内不到10平方米,每面墙上20个龛位整齐排列。“里面可以安放100个骨灰盒,这样可以节约许多的土地哩!将母亲和二伯他们的骨灰盒安放在这,我们平时来这里祭祀更方便,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到处跑了!”陪同记者采访的尹文斌说。

尹文斌是“尹氏大家族”的第二代,尹文斌的父亲尹理明在尹氏六兄弟中排行老五。

2012年,尹文斌的母亲不幸离世,怎样安排后事?家族中有两种意见,女性和亲戚都倾向土葬,而父辈却倾向火葬。作为大儿子,尹文斌顶住压力,作表率将母亲送到宿松县殡仪馆火化,骨灰盒被安放到陵园内的骨灰堂,成为家族殡葬改革的“先行者”,也成为村民们关注和谈论的对象,这深深改变了他们多少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

“事后村民们谈及母亲火葬的事,都认为是好事,许多人都表示将来也走这条路。如果实行土葬,一个墓地至少占地6个平方,有的人家为了摆场面,大的墓地要占20多个平方。”尹文斌告诉记者,陵园建成后已按火化的约定安葬了他的母亲、二伯、三婶和堂妹四位亲人的骨灰,在即将到来的“清明”,“尹氏大家族”的成员们将会陆续前来祭扫。

在陵园入口南侧的兰草丛中,竖着一块2005年立的“六合陵管理规则”石碑,上面刻着“陵园内只准在骨灰堂安放骨灰,不准挖土棺葬;严防火烛,减少烟火,以敬香为主”等内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陵园中只看见安放的两排墓碑和碑后的绿化树,不见凸起的坟包。面对记者的关注,尹文斌解释说:“前排安葬着我们的公公和婆婆,后排安葬着爷爷奶奶们。他们是前些年从别处迁过来的,遗骸火化成骨灰安放在地下,地面的每棵树就代表一个人。”

一纸协议建陵园

“我做过18年的村支书,深知乱埋乱葬不仅浪费土地,而且污染环境。我也亲眼目睹了镇里搞集镇建设,不少村民家的坟地几经迁移。一次我们兄弟几个聚在一起闲聊,谈起百年之后的事,我提议合伙建一个公墓,百年后实行火葬。”

今年75岁的尹理刚老人,在“尹氏六兄弟”中排行老四,也是这个大家庭“殡葬改革”的首倡者。

老大尹理正老人当初在听到四弟尹理刚的提议时思想上有些疙瘩,尹理刚就不厌其烦地做他的工作。“大哥你看,我们老家的坟地被毁得不成样子,如果百年后运回老家,你会安心吗?不能再犹豫了!”最终,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兄弟6人百年后都实行火葬,建一个陵园把骨灰集中安葬。

为郑重其事,六个老兄弟专门拟订了一份协议,而子女们也充分尊重了父辈的决定,大家族的老少辈们都在协议上签了字。老兄弟六人说干就干,决定每人集资6000元,“尹氏六合陵园”建设于2000年正式启动。

“那块地是家里的自留地,地势低洼,全靠用石头填。有段路车子进不去,建陵园的近百吨石头,都是我们兄弟六人和几个晚辈手提肩挑过去的。”尹理刚对19年前的“壮举”仍然记忆犹新。“当时,二嫂在施工现场帮忙,我们就开玩笑问她,百年后来这里怎么样?她在一旁直说好。第二年,二嫂就主动卖掉了家里置备多年的棺木。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兄弟六人先后三次集资,自筹资金11万元,2003年陵园才正式完工。建好后常有人来参观,询问建陵园的事情,每年都有好几批人前来。”尹理刚笑着说。

聊起县里的殡葬改革,尹理刚老人连连说好。“实行火化、集中安葬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后辈负责。2014年的时候,我大哥在电视上看到县里殡葬改革大会的直播,就到我家来说,老四,我们当初的做法是对的!县里马上也要搞殡葬改革了,这是大势所趋啊!”

2013年,“尹氏六兄弟”中的老二不幸离世,他的三个子女为了请道士给父亲做法事的俭奢争执不下,催生了这个大家庭又一次思想观念的变革。老二的丧事完毕后,剩下的五个老兄弟又达成协议——今后丧事一切从简,火化后举行一个骨灰安放仪式就行。“如今请道士做法事,加上香烟和吃喝等开支要花上万元左右,这些开支以及繁琐的程序,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请乐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农村家庭办一次丧事要花7万元左右。所以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以后一切从简。”尹理刚老人颇有感触地说。

如今,伴随着陵园的建成,这个大家庭越发变得团结一心。从2009年开始,“尹氏大家庭”还成立了“啟发公基金”用于互帮互助。每年腊月的时候,各家老少按照自愿的原则捐钱注入基金,待哪家出现困难时就启用基金进行救助。

文明和谐的家风,如化雨春风般浸润着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几代人的精神面貌。

新闻推荐

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扶贫解困徐得江:扶贫路上的“点灯人”

徐得江是宿松县洪岭初中一名英语教师。去年5月以来,根据佐坝乡扶贫办安排,徐得江成了振昌村5个贫困户的帮扶联系人。从...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纸协议,六兄弟定下身后事 本报记者 陆 飞 本报通讯员 汪俊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