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爽玲
生命的长河在我不经意之间匆匆地流淌,三年的选派生活已经结束,成为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在这三年里,我所走过的路和思考过的问题,我所做过的工作,我所到过的地方和我所认识的人们,都将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田祥咀村离县城有一百多里路,坐车到大石乡后,还有10多里小路才能到村,记得刚下派时,因为邻村修路的原因,我只能步行到村,当时正值暮秋,季节把田野染成了斑斓的世界,成熟的棉花坠在枝上,腼腆的向人致意,地里的菜苗,在阳光的照射下,嫩绿里透露出强壮的生命力。沿途全是这样的田园风光,让人不由觉得路很长很长,走了好久仍不到,但与村民们接触的机会却多了起来,日子久了,村民们和我都很熟悉,他们总会非常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邀我进屋坐坐,与我聊上几句,充满着尊重与友好。农村是个大课堂,有许多东西是书本所没有的,因此我虚心向老同志和农民朋友学习,在学中干,干中学,白天走村串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晚上和他们喝酒闲聊,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村里很多的实际情况。村子位于花凉亭灌区的末梢,灌区的水到不了村,又属于血防区,村民吃水主要靠自备井,因地质条件复杂,要打10多米才能见水,且富含有害矿物质,有的贫困农户还要靠屋沿接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乡亲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于是,我怀揣着村民的渴望,无数次往返市、县,寻求支持,终于,在县局机关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与帮助下,安排了解决2500人口的农村饮水项目,在村建设自来水厂。那天,领导郑重地对我说,相信你的能力,一定会把工作做好。领导的几句话让我有点感动,也增加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我一直在机关工作,如今面对水厂的建设,我第一次感到这副担子太重了。为了能在天寒地冻之前竣工,我立即邀请技术人员到村进行工程勘测,冒着40度的高温和他们一起找水源、选址、测量,设计完成就开始动工。记得水厂开工那天,全村人像赶集似的,人们吃过饭就往工地跑。壮年男劳力们义务赤膊上阵,搭架,运水泥、石渣;女人们或拿针线或抱孩子,叽叽喳喳地有说有笑;年长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在旁边,比比画画,指指点点,一脸的激动,一脸的兴奋。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感人至深、令人难忘。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从荒郊上矗立起的田祥咀水厂,如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花草遍地,宛若匠心独具的园林;设施一流,科学环保,彰显着与众不同的气势,给冬日的田祥咀平添了一抹浓重亮丽的色彩。我打开水闸,一股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它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田祥咀人民吃水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水厂正式运行的那一天,父老乡亲们高兴的象过年一样,他们捧着甘甜的自来水,喝了个够。无限感慨地说:“我们也像城里人,用上了自来水。”是啊!几个月的辛苦努力终于换来今天的成就,有谁能不为之激动,为之骄傲!有了自来水,用水方便多啦!好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劳累一天的人们回家可冲个热水澡。洗衣服也告别了搓板,用上了智能洗衣机。屋里家具、地面擦洗的干净利索。条件好的家庭,卫生间使用上水冲厕所。水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以往那种城市现代化,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已成为过去。
如今,每当我走遍村里的每一角落,扑面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集体经济长足发展,人居环境优美洁净。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群众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对集体事业齐心协力,邻里关系和睦友善。我亲身感受着田祥咀村的巨变,总有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头,为自己能参与民生、民心工程的建设,感到由衷的自豪。
新闻推荐
关于太湖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的决议(2010年2月5日太湖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太湖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县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意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国威受县人民政府...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