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法制宣传书画展眼下虽然是夏季,但在县法治广场,总能看到市民在这里学法的身影。他们或观看法制宣传栏和宣传漫画,或相互在一起,切磋有关法律知识。这,只不过是我县“五五”普法中的一个掠影。
“五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县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创新普法形式,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领域,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工作进程,“法治太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创新形式抓普法
伴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四五”普法的巨轮不断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五五”普法的春风。沐浴着这股春风,县委、县政府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几大班子领导参加的高规格领导小组,设立“五五”普法办公室,对普法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各乡镇、县直单位、市驻县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普法计划。至此,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民齐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格局,编织起了高效便捷的县、乡(镇)、村三级普法网络。
五年来,我县以“法律六进”为抓手,不断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十百千”工程,使法制走进课堂,走向村庄,走到大街小巷,普法宣传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五五”普法期间,我县共制作2部普法专题片,16处创建法制长廊、1条法制宣传街,举办大型法律宣传活动250场、法制讲座1100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万份,受教育达51万人(次)。在普法过程中,我县一方面结合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的开展,突出领导干部、职工、农民、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个体工商户的普法学法工作。先后邀请专家教授作《物权法》法制讲座、国土典型案例分析。同时,为学校、企业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另一方面,创新普法形式,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学法热情。我县相继开展了演讲、法制知识竞赛、法制书画展、法制征文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江淮普法行”130名志愿者举办了百场法制讲座和十场大型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县地税局将税法知识融入诗词之中,以诗词普法,实现了法制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县新城二小的学生们自编了法制手抄报,图文并茂,以童心看世界,表达对法治的向往;大石乡“一月一法一例”工作例会从未间断;汤泉乡、牛镇镇、徐桥镇举办了多期普法骨干培训班、法律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公民学法的积极性。
眼下,我县从领导干部、职工到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等社会各界的法制素质大大提高,公民学法、懂法、用法意识明显增强。
依法治理促和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法制宣传教育,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法治观念越来越浓厚,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良好社会风气。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法制宣传,县内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工商、公安等部门联手开展打假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前不久,县城的一位个体工商户主动向县工商局申请销毁1吨过期方便面。文化、工商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扫黄打非、取缔黑网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保障了未年人健康成长;各司法、行政部门更是拧成一股绳,开创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县司法局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教育整顿活动,县法院召开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县环保局、安监局常年开展环保、安全方面的执法检查,县检察院依法开展监督,多部门联合重拳整治铁砂、黄砂开采市场、烟花爆竹非法生产行为,县医院治理商业贿赂……一次次行动,打击了违法犯罪,教育了人民群众;一次次行动,又犹如一股股春风,吹开了绚丽的法治之花,吹暖了人们的心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五五”普法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县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平安县”、县检察院被最高检荣记集体一等功;全县共涌现出66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一个乡镇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如今,在太湖大地上,处处正翻腾着一股股改革、发展、崛起的浪潮。(本报记者王三保 叶玲玲)
新闻推荐
为确保安全度汛,大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力求防汛工作主动。 该乡对境内四座小二型水库、当家塘群、支干渠进行了全面详细检查;结合防洪工程和自身...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