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徐桥镇南庄村的一大片山场风景依然秀丽,银杏树、红枫树、桂花树等名贵树木在阳光下争相媲美。这边黄灿灿一片,那边红艳艳一簇,间或青绿,分外迷人。前些年的这个季节,这里还是满山的荒草和一些毫不起眼的杂树,一派萧条景象。2008年,创业能人刘石彬瞅准林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从该村8个组200多户农户手中将这2000多亩山场流转过来,种上了十几个品种27万多棵风景树,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业,让这片山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让当地的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他们不仅能获得林地租金,还能在山场上“上班”获取劳动报酬,找到了增收的新门路。这是我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助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我县北部为大别山区,南部为低山丘陵,拥有山场面积共185万亩,宜林地达1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化办林业,不断提升森林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形势喜人,昔日的荒山野岭逐渐变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
我县将油茶、板栗、毛竹、国外松等定位为林业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模式,走规模化、科学化经营之路,在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其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我县已发展油茶16万亩、板栗25万亩、毛竹和泡桐等速生丰产用材林30万亩,注册的林业开发公司达64家,建成了多个千亩、万亩林业基地,成立了油茶、板栗等林业专业合作社10家,涌现出110多个种植大户,带动了2万多户农户从事林业相关工作,林业年产值达6亿元。
与此同时,我县还注重发展林业的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提升林产品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我县根据当地的林产品特色,兴办起油茶加工厂30家,拓宽了毛竹精细编织、木加工、板栗冷藏保鲜等行业领域。
(本报记者 叶玲玲)
新闻推荐
12月17日上午,县委召开老干部、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老干部和党外人士代表对《中共太湖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一步谋划我县“十二五”...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