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太湖新闻 > 正文

24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患病婆婆——记牛镇镇龙坪村“好媳妇”张桂屏

来源:太湖周刊 2017-05-26 10:21   https://www.yybnet.net/
“像这样的媳妇,真是难得。那么长时间照顾生病的婆婆,从不埋怨,性情真好!”在牛镇镇龙坪村,村民们口口相传,一说起来就称赞不已的“媳妇”,叫张桂屏。

1992年,张桂屏和鲁仿青的婚事定下来不久,当年48岁的婆婆就突然中风了。这让有兄妹5人的大家庭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里里外外的家务事成了一团麻。面对这样的境况,1993年,张桂屏义无反顾地嫁入鲁家,主动挑起了照顾患病婆婆和料理家务的担子。这一挑,就是24年。妹妹先后出嫁、弟弟结婚后,大家庭成了一个个小家庭。她看到弟媳身子弱,主动提出来让婆婆跟着自己的小家庭过,方便照顾。

24年来,她对患病婆婆始终不离不弃,不怨不烦。婆婆生活尚能基本自理时,她从不让婆婆插手家务活,而是让婆婆静心休养。近几年,婆婆完全卧床不起时,她更是一天多次端茶倒水,喂饭喂药,接大小便,擦洗翻身,谈心宽慰,照顾得无微不至。

“自从嫁过来后,她从没出过远门。我家住在牛镇街上,骑车到这里也就十几分钟时间。可她到我家去,很少留下来吃饭,每次都急着要回来照顾妈妈。”大姐鲁彩霞觉得这个弟媳做得实在没话说。不仅走亲戚时惦记着家中的婆婆,就是在家边上干农活,时间稍长,张桂屏也常常要放下手中的活儿,中途回家看看。张桂屏的小女儿是城里上的高中。她女儿高三那年,同寝室的同学大部分都有家长去陪同,唯独她女儿和另一名单亲家庭的同学没家长陪。女儿回来跟她说,这是关键的一年,希望她能去城里陪读。“听女儿这么说时,心里很难受,还躲着哭了。照说,女儿这么重要的关头,是该去陪陪。可一想到自己到城里去了,婆婆怎么办?我就跟女儿说,不能去陪读,要留下来照顾奶奶。女儿也非常懂事,马上答应了。”张桂屏说,“现在女儿在读大学,有时候想想,还觉得有点愧疚。但只要婆婆在,我就要尽心照顾。”

“她做到那一点真不容易。前不久,是我亲眼所见。她婆婆把床单弄脏了。桂屏连忙帮她换衣服、换床单,又打水帮她擦洗。可还没洗完,她婆婆又弄脏了,还弄得到处都有。桂屏一句多话不说,又重头来一次。”邻居张银秀对她连声称赞。像这样的事,有时候一天要发生几次。每次,张桂屏都及时换洗,让婆婆身上清爽爽的、舒服点。这些年,婆婆住的房间里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可张桂屏经常被弄得呕吐,有时几餐吃不下饭,肠胃不舒服,看上去身子单薄。有一段时间,婆婆病情加重,她每天晚上都要起来5、6次探看,完全睡不好,有一次下楼梯时竟昏倒了。婆婆的病对许多食物有忌口,张桂屏总是想着法子弄吃的,天天换花样,好让婆婆吃得香。

婆婆对这个媳妇十分满意,清醒时常在儿子面前,说儿子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人。除了邻里夸赞,鲁姓宗族还将张桂屏树为尊老敬老的典范,专门为她送上了“蕙质兰心”的匾额,并在族里弘扬她的美德。2016年,张桂屏被评为安庆市“好媳妇”。

“她娘家家风好,岳母也是十分贤惠的人。”鲁仿青说,“现在我的两个女儿也很懂事,在外地上学,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要问奶奶的情况。放假回来就主动喂饭端水,照顾奶奶。”

“婆婆自己也是没办法。其实,我也是简简单单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作为下人,照顾上人是天经地义的。我一直把婆婆当自己的亲娘,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婆婆能舒服点。”张桂屏看婆婆时,满眼都是爱。(本报记者叶玲玲)

新闻推荐

阮大铖撰汪爱泉墓志铭文考释

宋庆新

太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拖欠工资逃匿2017-05-23 12:00
评论:(24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患病婆婆——记牛镇镇龙坪村“好媳妇”张桂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