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雕塑铭刻的记忆

来源:合肥日报 2018-05-20 01:18   https://www.yybnet.net/

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合肥的城市建筑均以实用性为主。楼房多为长长宽宽的火柴盒造型。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多为梧桐,也具遮阳挡霜的实用价值。雕塑对于合肥人来讲,是十分陌生的事物。

时光匆匆流逝,历史车轮飞转。到了改革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仿佛一夜之间,合肥的街头出现了雕塑。记忆中,是一具少女捧卷静阅,名为《读》的塑像,立在老城区淮河路的一个小游园里,她的出现,印证了改革开放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一理念。

真正具有合肥地标性的雕塑作品,是诞生于1986年的“九狮雕塑”。这座高十数米的雕塑由三根曲拱交结而成,状如城门,三只站立的大狮子昂首远眺,每只大狮子身上又各驮两只欢奔嬉戏的小狮子,结成城门拱。它们或捧球欲跳,或欢腾嬉乐,或举头远眺,或含笑迎宾。这组雕塑体现了合肥古老的九狮文化(九狮河、桥)引起轰动,被市民誉为“捍卫城市的守护神”。

也是在1986年的5月,共青团合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决定兴建青年雕塑,做这个雕塑的时代背景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渐入佳境之时,其寓意合肥市青年在改革的大潮中,锐意进取,志高无比,乘势腾飞。全市广大团员、青少年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共筹集15万元,建成大型青年雕塑“鲲鹏志”。这座雕塑矗立在逍遥津东侧、南淝河畔,总高13米,底层为大理石,两只翅膀各高10米,在硕大的不锈钢“翅膀背景”中间,是主题人物健美的造型,这尊雕塑还象征着合肥的崛起与腾飞,表现了合肥人民志向苍穹、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当年这座雕像名气很大,是许多中小学生春游必去的景点之一,它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如今,在合肥的街头、景区,雕塑已不是稀罕物。它们造型各异,各具特色:或栩栩如生——如桐城路上的姜夔、黄宾虹和海阳四家等系列组雕,滨湖湿地公园的岳飞像,肥东站前广场的包公像……再如琥珀山庄的母与子、拉琴少女雕像,环城公园的动物群雕塑等;或创意独特——如杏花公园的抽象性雕塑《绽蓝》,淮河路步行街上的铸钢系列雕塑《吉》,老市府广场的百家姓综合体等。这些雕塑美化了城市,给市民、游客带来审美的愉悦。同时,也尽显改革开放给合肥带来的崭新面貌和风采。□文/李夏

新闻推荐

安徽省图书馆可追溯到光绪年间

位于芜湖路的安徽省图书馆建筑庄严古朴,风格独特,红墙绿瓦,斗拱飞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合肥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一安徽...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雕塑铭刻的记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