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桐城新闻 > 正文

乌衣巷口夕阳斜

来源:齐鲁晚报 2018-12-31 05:31   https://www.yybnet.net/

□刘鹏飞

站在乌衣巷甓门西侧的碑石前,望着毛泽东手书的刘禹锡《乌衣巷》诗,遐思无限。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远在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来,当然,也想起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给家人的那首打油诗来。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如果说张英的这首打油诗浅显易懂,那刘禹锡的《乌衣巷》也算是明白如话了,全诗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一个难懂的词,可就是这样的诗,不但博得了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的赞扬,而且还成了千古不朽的名篇。我想,除了刘禹锡的诗技外,还与这首诗的诗外功夫密切相关。“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确,这首诗自在随心,萧散疏朗,没有刻意做作,特别是刘禹锡面对“乌衣巷”和“朱雀桥”这个佳偶天成的妙对时,没有精雕细刻地把它们打造成一副精巧的“妙联”,实在难得。

但这首诗情融于景,随着乌衣古巷的变迁,随着王谢两家的冷落衰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主题思想跃然纸上。或许,张英面对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争执时,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的特殊情况,张英即便不是回复一首打油诗,而是把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照抄回去,家人估计也会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三尺,也照样让邻居吴氏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六尺巷依然能名扬天下。

自古以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似乎成了一个怪圈,民间也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但由于家教、家风的原因,张英家“六代簪缨”,“自祖至曾玄十三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就是王、谢两家,也不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自东晋大臣王导、谢安两位父祖辈起,也是名臣名将济济,不说政坛,单说文艺人物,王家的王羲之、王献之、王珣都是大书法家,其墨迹均为稀世珍宝。谢家呢,咏絮才女谢道韫、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大诗人谢朓,哪一个不是有口皆碑的重量级人物?

是的,当年晋代士族中,“乌衣子弟,裙屐风流”,确实留下了许多佳话。《神雕侠侣》中写杨过施展剑法时,曾这样描写:“剑走轻灵,招断意连,绵绵不绝,当真是俊雅潇洒,翰逸神飞,大有晋人乌衣子弟裙屐风流之态。”晋代士族子弟的风采,以及王、谢两家的知名度,从此也可见一斑了。

然而,繁华易歇,盛宴必散,到了刘禹锡伫立在乌衣巷口时,王、谢两家的显赫衣冠、风流雅韵早已荡然无存,只余下夕阳中的野草闲花,让人望之兴叹,正像《红楼梦》中说的那样,“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而我们如今看到的乌衣巷,更是今非昔比,它是1995年兴建,1997年才对外开放的。刘禹锡当年见到的乌衣巷,早在宋代已经不复存在,宋代建康知府马光祖于咸淳元年(1265年)根据刘禹锡的诗意再建的乌衣巷,也在元代土崩瓦解。如果不是后来的建设,怕是直到今天,也很难见到来燕堂、听筝堂和鉴晋楼了。

新闻推荐

冲撞警方拦截车辆疯狂逃窜 2名毒盗家狗嫌疑人终究被擒

12月1日上午,桐城市街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最终,2名嫌疑人落入法网。11月下旬,桐城市公安局大关派出所连续接到多...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乌衣巷口夕阳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