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省检察机关公诉案件观摩示范庭活动在望江县举行。这个曾经年年在安庆市11个县市区中“垫底”的落后检察院,迅速成为全省检察系统的焦点。
近年来,望江县检察院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站在全局看检察找准定位,立足检察想全局用心服务,不断创新发展,争创一流业绩,望江检察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望江的跨越式发展添光增彩,成为望江经济建设前沿的“尖兵”。
观念转变找回了“精、气、神”
2009年11月,到望江县人民检察院走马上任的检察长徐光华敏锐的觉察到,部分检察干部服务服务意识不强,想问题,办事情更多的是考虑部门、个人以及经济利益,不时出现服务“冷”,态度“傲”,工作“慢”,纪律“松”等现象。干警士气低迷,干劲不足,导致望江县检察院过去的自侦案件数一直位居全市末位,一年办不了几起案件,社会反响不好。当务之急是要提振精气神、强化责任心,迅速扭转反贪工作滞后局面,以此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
徐光华说:“检察部门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必须选择一些强而有力的载体来提升服务境界,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
如何变“权力观”为“服务观”?思想的碰撞引发了新的思索。为了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切入点,他们积极开展“检察工作和望江大发展”、“创先争优,服务大局”等主题演讲活动,着力增强干警的服务意识。院党组吹响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的目标。在全院倡导“凭实绩论英雄,按贡献给奖赏”,搭建起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一场“季度之星”评比活动在全院展开,按两季度一次小考核,年终一次大考核,通过演讲、群众测评、党组议定等程序,确定3名季度之星,并将其照片、演讲精彩语句摘录,制作成精美的展板,摆放在机关大厅的显眼位置,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该院还出台了《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新的多个办法,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对办案工作实绩突出的,计入个人档案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去年8月,争取了县委重视,一次性解决了6名干警正副科级职级待遇,充分调动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院里老同志姚云说:“大家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工作,都在追求上进,我当然一刻也闲不住,去年我负责的一块工作也拿到了两个先进!”
徐光华常说:“年轻人要成为机关活力的源泉!”为了激发年轻人的活力,他们狠抓文化育检,从点点滴滴开始。机关党总支、团支部和关工委联手打好组合拳,组织“职业道德”征文、先进事迹上宣传栏、名言警句上墙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次活动,让老同志与年轻人谈心,进行传帮带。尤其受年轻人欢迎的是,党总支提出的“六个一活动”:一周一课堂,一月一课题,一年一本书。在学习、研讨、切磋中,他们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均不断得到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品牌创建和实践活动,总结提炼出体现着望江检察人的追求和心声的服务内容,找回了“精、气、神”,开创一种“文化出成果,管理上水平,队伍出精兵,工作出精品,廉洁保本色”的工作格局,在全院形成“勤奋实干,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2010年以来,全院有10多人次被市委、县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十佳公务员”等称号,有5人次被市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有6人次被市检察院通报嘉奖,一个赶帮超的氛围已经形成。
敢于“亮剑”赢得了民心
惩治腐败,净化改革发展环境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扭转过去一年办不了几件案子的被动局面,院党组确立了“以自侦办案为龙头,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同步发展”的工作思路,整合全院资源办案。实行人财物向办案一线倾斜。办案人员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公正、文明、规范办案,提高司法公信力;坚持办案与学习相结合,提高成案率;坚持查处与预防相结合,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两年来,他们一直坚持“两类案件重点办”:一类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一类是党委关注的热点部门案件。
2010年上半年,该县凉泉乡某村发生村民因举报村干部贪污,而封堵乡政府大门事件。该院启动快速应急机制,立即展开调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立案查处了该村原支书涉嫌职务犯罪。一村民被村干非法占有新农合医疗报销款1.37万元,及时追回并返还到该村民手中。该案快侦快诉,迅速平息了事态,得到了党委和群众的好评。
在疏理线索中,一个办案组通过对城郊违规建房和违法使用土地“热点”问题分析,发现并查处了陈某、胡某等三人挪用案。在进一步深查细挖中,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张某进入侦查视线,又在查处中获取望江公安局局长冯某职务犯罪等违法违纪问题。在省院、市院、县院三级联动下,案件朝纵深延伸。在查处冯某案的过程中,又发现某建筑商程某、吴某行贿该县有关机关工作人员,从中又牵出何某(正科级)受贿、挪用公款案,于某(副科级)受贿案以及陆某(副科级)受贿案等,9件11人的串案至此成功告破,轰动一时,人民群众拍手叫好。仅2011年,全院立查贪污贿赂案件14件17人,与去年同期件数增长35.71%,人数增长35.29%。立查渎职侵权案件4件4人,与去年同期件数增长25%。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敢于亮剑,使检察工作更深地植于群众心中,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信任。高效的成案率,激发人民群众的举报信心和举报热情,群众自发地把举报信息发到检察长手机上。
主动融入护航了发展
“只有将检察工作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找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检察工作才会有生命力。 ”徐光华经常这样说。在履行职能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之间,他们找到了科学的结合点。
大局了然在心,检察海阔天空。全院干警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时刻关注并紧紧围绕开发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党委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办案力度,先后在项目建设、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征用赔偿和农村城市化建设等领域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职务犯罪大要案,赢得广泛社会赞誉。2010年,园区内两企业被一犯罪团伙诈骗,该院主动监督立案,积极引导侦查,成功侦破该起合同诈骗案,主犯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176万元损失全部追回返还给受害企业。大县城建设和开发区扩区中,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1年10月,该院发现城乡规划项目征迁领域职务犯罪线索,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初查,经过连续20天内查外调,立查渎职犯罪2件2人,贪污贿赂犯罪2件5人。
在办案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大局的有效实现方式。完善“侦防一体化”机制,注重职务犯罪预防。先后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国土局、交通局等单位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讲座,10名干警受聘为10所学校法制副校长,形成职务犯罪预防进党校进课堂长效机制。针对园区内企业多、员工多,企业及其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该院主动与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立工作联系,开展了“送法服务进园区”活动,10名干警受聘为10家重点企业法制宣传员。结合“创先争优,服务大局”活动,该院主动与园区内泰威服饰公司结成安商服务对子。院党组在得知搬迁新厂房情况后,在电力、土地等方面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并促成企业新增投资4000余万元,仅2010年一年该企业入库税金210万元,进入全县十佳纳税户。申洲针织公司负责人沈冬说:“有望江检察院的保驾护航,在望江投资我最放心,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投资,将申洲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针织服装研发生产出口基地。 ”
护航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落户望江开发区的工业项目近10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25个。“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4.2亿元增长到56.7亿元,主要指标实现翻番目标。
服务品牌引发了变化
高点定位,创新管理,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运作,望江检察院服务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机关建设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变化:
变权力机关为服务机关。全院服务工作显著改观,全面推行“五心”工作法。即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问题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提供帮助诚心、解决问题真心,塑造了检察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呈现出“三多三少”局面:即干事的人多了,坏事的人少了;基层的好评多了,恶评少了;领导的表扬多了,批评少了。
变承而不诺为立说立行。按照思想上体现真情、工作上体现尽责、服务上体现便捷、行动上体现高效的目标,院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基层企业走访,通过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的所盼所怨,设身处地的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共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30多个。
变“官本位”为人本位。他们积极倡导“尊重人、关爱人、体贴人、服务人”的人本精神,努力开创人心思齐、和频共振的机关建设新局面。从生活到工作,院党组倾注的无不是一份份关爱。建设400多平米的职工食堂,设立专门健身房,且每年都要组织全院干警集体体检。同时,做到“三个必访”,即干警遇到困难必到必访,干警及家属生病必到必访,干警婚丧大事必到必访。这些人性化关怀,极大地调动了干警爱岗敬业、爱检如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工作量与以前相比成倍地增长,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努力为干部职工营造一种“工作着、辛苦着、幸福着”的氛围,激发全体干部的干事创业的激情。
近两年来,全院持续保持了无错案、无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违法违纪、无涉检上访投诉、无检察环节超期羁押的“五无”记录。 2010年以来,该院先后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被市检察院评为“全市先进基层检察院”、被安庆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鲍国华姚云)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反渎职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随着社会的发展,刑事案件数量呈逐上升,暴力性、侵财性案件比重增大,危害程度日益加剧。望江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牢固树立了破案是公安机关主业的意识,不断加大对各类刑事案件的打击力度,充分...
望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望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