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应得的工资却迟迟拿不到。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再次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昨日,新安晚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截至日前,安徽省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672起,讨回钱款4798万元。
■案例
■数字
他们遇到“老赖”
“要不是律师帮忙,拖欠的工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拿着手中5万多元现金,岳西县农民何师傅和14名同乡感慨不已。何师傅说,2011年,他和同乡接受朱某雇请,负责装修岳西某国际娱乐会所。同年10月,装修工程完工,但何师傅等人的工资却迟迟不见踪影。
“天天追着要,可一直都不给。”何师傅说,春节又要到了,他和同乡们都非常郁闷。今年年初,何师傅等人找到岳西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援中心为何师傅等人开辟绿色通道,收集相关证据。经查,装修工程项目负责人朱某,与何师傅等人的劳务接受人士一装饰设计公司都不愿支付欠款。法援律师根据相关证据,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判决后,何师傅近日终于拿回报酬。
他们被恶意欠薪
去年年初,旌德县云乐乡洪村、许村280亩农田被洪某和汪某承包,用于种植烟叶。附近一百多位村民跟着洪某二人从事种植工作。然而,到去年10月,上百位村民已被拖欠了41.38万元工资,80户农户土地流转费11万余元也被拖欠。在一次次讨薪中,村民们屡遭“闭门羹”。
随着春节日益临近,村民无奈之下求助当地政府及司法所。有关部门了解到,洪某二人有转移、藏匿财产的行为。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立即将二人行政拘留。很快,洪某和汪某在泾县烟站账户上的余款18.86万元和未发放的反税补助等13万余元被扣划到乡司法所案件专用账户上。
相关部门决定,根据冻结钱款数额,先行支付村民七成欠薪,余款待全部追回后再予以分配。昨日,新安晚报记者从当地司法所获悉,剩余钱款已全部支付给村民。
他们遭“踢皮球”
日前,滁州市法律援助中心12348热线接到求助电话,称39名农民工工资被企业拖欠。由于协商未果,情绪激动的农民工将企业大门堵住,但企业仍不闻不问。法援中心立即介入调解,当地劳动监察等部门随后也介入。
据了解,39名农民工与滁州市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前往当地一家大型企业从事一线操作工作。工人们因加班工资事宜与用工单位发生争议。用工单位称他们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拖欠的工资应由派遣公司承担。而派遣公司称,工资一直由用工单位发放,他们不愿介入其中。两家公司互相推诿,导致39名农民工工资迟迟未能发放。
作为农民工的代理人,法援律师全程参与到调解过程中,并现场拟定调解协议书,由当事方签字认可。最终,39名农民工当场领取被拖欠的十余万工资。
共为农民工
讨回4798万元
昨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今年的“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服务”行动中,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672件,一共讨回工资4798万元。
据悉,专项维权行动从去年12月20日起,到今年2月20日结束,为期两个月。根据要求,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讨薪开辟绿色通道,对农民工“依法讨薪”法援申请,不设置任何障碍,一律无条件受理。
农民工申请法援后,法援机构需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查和审批程序,并及时指派承办律师。对于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来解决的讨薪案件,法援机构需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为农民工指派律师参与仲裁或诉讼。此外,法援机构还需帮助农民工向劳动建设部门举报,通过行政途径实现“快捷讨薪”。
彭继友 本报记者 许正文
新闻推荐
驻守在岳西县的消防官兵,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49年如一日,坚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尽情挥洒对驻地的忠诚与热爱,唱响了新时期的红色赞歌,保护...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