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林场植树护林25年,2011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共青团中央等八单位授予第六届“母亲河奖”。在植树节前夕,记者采访了他——
■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林智勇 文/图
置身于天然氧吧
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森林,高洁的蓝天,纯净的空气。 3月9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岳西县青天乡同心林场,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天然氧吧。
“这里是大别山的最腹地,海拔已近千米。一年四季,以这2000亩林场为中心,周边上万亩山林都是郁郁葱葱的。我们这些基层务林人,一年四季都身处在这绿色的海洋里。 ”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青天乡林业站站长汪文胜自豪地介绍。
青天乡,大别山主峰脚下的一个山乡。全乡总面积17.55万亩,林地面积占了82%。
“走,带你们到林场里去看看,体验一下生活在森林中的感觉。 ”汪文胜招呼我们说。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坐上摩托车,我们去巡山。山路弯弯,海拔越来越高,路两边的树林也越来越茂密。 “这片林子是上世纪70年代造的,林相非常好。我们测算了一下,按一亩6000元的市场价来算,这片森林的经济价值在1200万元左右。 ”“这个拐弯处的林子,过去经常被盗。我们进行了补造,现在长势非常好,许多树的胸径在20多厘米……”坐在另一辆摩托车上,汪文胜大声地跟我们介绍。
“林子大了,动物也来越来越多,野山羊、黄麂都有,有时候还能看到成群的野山鸡,白色的冠,长长的尾巴,非常漂亮。 ”汪文胜的介绍,一下子将我们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我们快速钻进了树林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原始森林的景致:清一色的杉木林,笔直挺拔,林下铺满厚厚的枝叶。 “这里面没有路,大家跟着我走。 ”“这里还有积雪,大家注意安全。 ”走在寂静的丛林里,汪文胜的提醒声传出了老远。
走在林子里,记者仔细观察了半天,没有发现一丝采伐留下的痕迹。“我们这是江淮分水岭,前面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里是‘零采伐\’政策,10多年都没采伐过了。 ”
“守着这绿色银行却不能动,你们有遗憾吗? ”
“没有没有。我们这有个谚语,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正是有了这广袤的森林,我们这里干旱季节河水不减,暴雨时河水不浑,近几年连泥石流都没有发生。 ”对话间,老汪充满着自豪。
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置身在这样的天然氧吧中,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守住一方青山绿水
“我们不光要种树,还要护林,守土有责啊! ”45岁的汪文胜说。他的脸庞被山风割出深深的皱纹,身上有多处被山蚂蟥咬伤留下的痕迹,手掌心里满是老茧,摸上去就像一层树皮,鞋子上沾满了泥土。
老汪在林业基层一线工作了25年。 25年来,他不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还与盗伐木材的犯罪分子作斗争。
该乡境内的光明林场,因为交通便利,成为偷盗者的首选目标。有的利用春节放假,选择农历正月初一进山偷伐;有的偷盗者自己当老板,租车雇人上山大肆偷伐,气焰十分嚣张。“光明林场是村集体所有,面对盗伐成风,村干部就找到我们林业站,要求我们帮助管理。我们当即接下任务,全体职工排班,实行24小时巡查,并在几个集中盗伐点进行蹲守。 ”
2011年的一天,汪文胜接到举报电话,一群外地人带着车辆,正在林场内盗伐木材。汪文胜第一时间带人赶到现场。
“这车树我是要定了,谁要是跟我们过不去,我打断他的腿! ”看到林业站来人后,盗伐团伙中为首的储某恶狠狠地威胁说。
“你别嚣张,你们的行为,已经违法了,你们再执迷不悟,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面对威胁,汪文胜向前一步,大声劝导储某放弃对抗,争取宽大处理。在周边群众的配合下,汪文胜等人现场将储某一伙和车辆控制,移交林业公安依法进行了处理。
“当时情况很紧急,如果让他们得逞了,那我们就无法再开展林政管理,山场就可能被砍光。想想有那么多群众支持,又是代表政府依法进行处理,我的胆子就很大,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汪文胜回忆说。
2006年,他担任林业站长,迄今共组织开展植树造林24850亩。然而,造林艰辛毁林易。汪文胜深感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除加强林政执法外,他带领站里职工发动群众参与护林守林,要求农户加强对自家山场的管理,承诺林业站会做他们的坚强后盾。星星之火,可以毁灭一座山林。汪文胜组织编写了《环境保护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册,发放到农户手中,并到全乡中小学巡回讲课,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环保和森林防火的责任意识。每到森林防火期,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带头包村包山场,每天坚持巡查,对行人及祭祀人员进行宣传检查,提倡文明祭祀,严禁携带火源上山。在他和林业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青天乡8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2006年,青天乡林业站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先进林业站”称号。
如今,每个星期,老汪都要来到重点林区巡山,通常一趟就是半天时间,一年要磨破10多双鞋子。有同事估计,20多年来,老汪巡山的路最少也有5000多公里。
汪文胜2011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共青团中央等8单位授予第六届“母亲河奖”。
“栉风沐雨都不怕,为了青山带笑颜。 ”汪文胜笑着说。
让绿色梦想更生动
中午12点,汪文胜和林业站副站长江晴罕来到青天乡道义村一处山场上,指导回乡创业青年王璠规划山场,选择造林树种。
“近几年,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利用山场来发展,但对如何发展不是很懂,山场该如何规划,该如何征地、种什么样的树,都不清楚。我们这里有独特的小气候,山形和土壤都不一样,不是什么树种都能栽插的。 ”汪文胜说。
2008年春,该乡河口村村民汪义顺找到汪文胜,说想利用自家山场做点文章,可是又不知做什么、怎么干。汪文胜第二天就来到汪义顺家山场实地了解,提出了发展油茶、茶叶混栽林的构想。他一边帮助汪义顺做造林规划设计,一边联系种苗,并自费到肥西调苗。如今,汪义顺当年所造的150亩油茶林长势良好,茶叶已见成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关键是怎么吃。只有群众从植树护林中得到好处了,他们才会从心底自觉拥护现在的生态保护措施。 ”老汪说。
近年来,林场通过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实现产值25万元。全乡经济林、育苗、森林旅游等专业合作组织覆盖了2100多农户,同时进行森林食品和药材开发,全乡从事种养业的农户达70%,每个农户平均每年从山场获益4500元,实现了农户与林业站双赢。现在,当地村民都增强了环保意识,放下了砍树刀,拿上植树锄,只要发现有人盗采滥伐,都会主动向林业部门报告。
郁郁葱葱的树林在太阳下散发出淡淡清香,山腰上,早开的野花已经露出缤纷的色彩。汪文胜说,他的梦想,就是看着亲手栽下的树全部长得比自己还要高大、粗壮,成为参天大树,家乡成为绿色的家园。3月9日,汪文胜高兴地抚摸着已经长大的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胡劲松 通讯员 徐进群)岳西县从合理开发资源、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入手,多方探索村级经济增收途径和富民举措。该县近年来每年财政整合安排涉农资金300万元左右,支持村级集体经...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