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和尚谈吃素
舒寒冰
诗人,“梦游”者,护山神,风月商,著有《松花集》、《归无计》等
牛草山位于岳西县黄尾镇西南部,一千四百多米高,在绵延群山中孤峰突起,山顶有数千亩高山草甸,是户外运动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2014年夏天,我第一次登上神往已久的牛草山,看见了传说中的流云、草甸、野花、奇松、黄牛、山羊、苍鹰、古寺……
进了古寺,遇见和尚演佛。演佛健谈,没跟我念阿弥陀佛,也没讲佛经故事,而是以身说法大谈吃素养生。他中年患了一场大病,生命垂危,受高人指点,跑到庙里吃素。第一次吃素后,他靠在庙门上,拢着双手,斜端双肩,望着菩萨狠狠地说:“菩萨,吃素能养生,这话是你说的么?我且听你一回,我老老实实吃三个月的素,如果病好了,说明你说真话,保佑我,我从此出家当和尚,终生伺候你。如果没效果,别怪我翻脸砸了你。”接下来,他连吃三个月,果真排掉了五脏六腑里的毒,身体一日日好,便兑现承诺,出家当和尚,法号演佛。
演佛说,病从口入,现在很多食物不干不净。那些牲畜,吃多了激素和垃圾,一个个疯长,吃它们的肉,简直就是吃毒,沉毒体内,日久必病,尽早吃素,求条生路。演佛出家前是国家工作人员,在文化部门工作,文化底子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吃素的道理,让人听得明白。虽然这本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常识。
我相信寺庙里高僧长寿,大约与吃素有关。但演佛靠吃素治了大病,救了性命,多少有些玄。后来我到乐诚寺拜访常怀大师,大师懂医术,在闽粤一带,信徒众多,传他能起死回生。我问起演佛吃素治病一事。常怀大师说,有道理的,演佛当年病魔缠身,火积体内,热毒攻心,进不得油荤,吃不得盐,素食寒凉,多吃有益。
又想起一位俗世朋友,曾在闲聊时告诉我,近年来他一直偷偷地吃素,不动声色地吃,在家里全部吃素,在外面随大流不刻意,别人吃啥他吃啥。这不关乎信仰,不关乎仁慈,就是自己喜欢,想让自己变得清朗一点。
有空再上牛草山,与演佛谈吃论道,清风徐来,草木春秋,孤星皓月,山河万里。
我也不想这样
牙米
女编剧,不文艺的文艺少妇
念小学一年级的学霸外甥女娇娇最近刚拿到珠心算的四级证书。珠心算简单地说考验的是心算能力,几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千位数的加减法。大人拿到这样的题目肯定是两眼发晕,外甥女则是两眼放光,报出答案的那个瞬间像奥运会上升起国旗,全家人不能不由衷地自豪。
一天,我问学霸娇娇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要做一个售货员。啊?一个售货员就可以了么?是啊,可以了啊!你是学霸哎,学霸当售货员就满足了么?是啊,满足啊,不然呢?
在美国念研究生的表妹shelia回国探亲,我同样去问她的理想,这个年纪轻轻的黄毛丫头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她要研究全球领域内“反垄断”相关的经济现象和法律。什么?你不是正是谈恋爱的岁数么,国内这么大的姑娘没有人喜欢反垄断,都描眉抹粉提着灯笼找老公呢,好男人都被挑走了,你还不着急么?急什么?只要反垄断还存在,我就不着急,不然呢?
同样都是学校的尖子生,两个学霸的理想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哦,shelia说我们中国人既聪明又勤奋,数学都很好。嗯,娇娇的成绩确实很好,但是她恐怕永远不会对反垄断之类的事情有任何兴趣。事实是,等学霸娇娇长大成人后,为了防止好男人被挑走,她也会提着灯笼挤破额头找个好老公。她会走上一条充满本地特色的生活路径,顺理成章地遇到某个人结婚,供房贷接着生儿育女。
我们的教育,长久以来强调的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艺术熏陶、哲学思考、综合素质、思维探索、社会实践、个性长成等西方教育体系内的标准配套。我们的教育清晰地树立了“好“和”坏“的标准,却没有教导孩子们如何思考、构建、夯实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孩子聪明且勤奋,却不知道怎么让这种天分释放更大的能量。长大成人之后我们的孩子大多数会殊途同归,“精彩”是杂志和电影上别人的生活。
我去了欧洲才发现以我为代表的一票人完全不懂得欣赏所谓的“美”,我们看不懂卢浮宫收藏艺术珍品的“美”;就像我们从内心否定事业中庸家庭幸福的男人;我们各人自扫“门前雪”却不愿扶起一位跌在眼前的陌生路人;我们不关心政治和反垄断却异常在意六岁孩子是不是考了珠心算的四级证书和钢琴证书。
为shelia的理想咂舌的同时,我也为她高兴,世界和明天对她来说有那么多的可能性,充满了期待和精彩,她才是那个懂得思考、构建、选择未来的人。世界在她的眼中不是一个好老公和一个好房子那么简单。有一个笑话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人去问一个放羊孩子:你为什么放羊啊?那个孩子的回答曾经让我笑了很久,放羊就是为了娶妻生子继续放羊。现在想想,这个笑话真是令人齿冷,我们凭什么笑话那个孩子?
谁说老板娘很OUT
文/苏素
自由职业,快时代里慢生活
小区外不久前新开了一家早点店,是对夫妻档。老板看上去挺斯文,戴着一幅眼镜,说话不多,常常安安静静地忙里忙外。老板娘素面朝天,简单地梳了一个马尾,日常生活辛劳的不断累积,让她脸上染上了岁月的风霜。印象中,她并不是伶牙利嘴能说会道的人,对待顾客,似乎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殷勤,脸上的表情总是很平静,即使微笑,也显得淡淡的,有点不冷不热的感觉。
已经习惯了各种所谓的VIP服务体验,习惯了导购们蜜一般的赞美与逢迎,习惯于这个有着光鲜外表的商业时代的各种糖衣炮弹,所以,起初对这个老板娘没有太多好感,总觉得她太low,太out了,甚至一度很武断地认为她压根是不适合做生意的。
这种想法,在有一次买锅贴饺的时候被改变。那天早上吃早点时不巧上一锅饺子已经卖完,等到下一锅刚刚新鲜出炉老板就迫不及待地想帮我打包。老板娘看见了,蹙着眉,轻轻地拍了拍老板的手背,用一种平静如水的声音说:“这么烫,不能直接打包哦,稍微凉一会。”然后拿了一个大碗,专门将我要打包的饺子单独盛在里面,放在桌子上,并叮嘱老板等下再打包。
这个小细节让我很是感动。渐渐地,我开始发现了她身上有很多之前被我忽略的特质。她对每个到她店里的顾客,都记得很清楚,有几个顾客几天没来了,再看到他们时,她会像拉家常一样地说:“有几天没看见您啦,最近很忙哈!”她甚至记得那些老顾客所喜爱的包子口味,香菇青菜、虾皮萝卜、粉丝豆腐、或者是猪肉馅,常常不用顾客开口,她都会轻车熟路地将包子装好。哪个顾客排队等的时间很久了,她会提醒老板优先招呼一下,说:“TA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哦。”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路过她家早点铺,吃早点的顾客已渐渐散去,夫妻俩正忙着收拾外面的摊位,准备打烊。这时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弓着腰,踽踽而行。老板娘看见了,眼里倏忽闪过一缕明亮的光芒,她放下手中的活计,小声地对老板说:“快去拿几个肉包。”然后她走到老人面前,将包子递给了他,柔声地说:“还是热的,如果不够,我再去拿。”
她的笑容依旧是淡淡的,就像冬日早晨的阳光,不冷不热。不过就在这一刻,我的心里却暖暖的,也突然理解了她身上的平常心其实真的很宝贵,看上去不温不火,不做作,不花哨,不曲意逢迎,却那么自然地,在某些不轻易的瞬间温柔地击中别人的内心。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陈庆鹏报道 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岳西县成为首批创建单位。长期以来,岳西立足“...
岳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