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图胡竹峰
[一]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这是韦应物的诗《咏露珠》。
诗中的写实部分,有审美,但说露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露与霜一样,并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以上罢了。
在0℃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韦应物诗中“秋荷一滴露”一句极好。最好看的露珠,的确是留在荷叶表面上的。有一次去湖边玩,大清早,湖里有一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露和霜一样,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大、表面粗糙、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在世上生活的时间很短。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二]
自然界中的美,需要摒除世俗的喧嚣,心灵在极度的宁静中才能发现。
一个都市人,真的很难发现自然之美了,譬如露水。这么多年,我都忘了露水的模样。露水差不多只存在于记忆中吧。
古诗里有太多太多关于露珠的美好的句子——“溪花含玉露,庭果落金台”,花蕊里含着一滴露珠,在风中摇曳。庭院里的果实熟了,落在台阶上,清脆的声音击破空气。“露似珍珠月似弓。”写实,但充满了禅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在王建《十五夜望月》里,夜深露重,一下子让露的意味也凝重了起来。也非怪此前陶渊明说:“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温庭筠《荷叶杯》前半阕说“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足以让人低回的。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生活。安静的晚上,总喜欢一个人站在月光下感觉露意,沐浴着清凉的月色。当一片皎白裹挟着身体,露水沁入的凉意,身体几乎透明了起来。
在那种极静的状态下,触觉变得敏感,似乎能感觉到露水的重量、夜色的重量。夜风下的树枝,轻染露水,刷刷的声音悄悄送进耳朵。月亮停在天空,恬然的样子,从对山一直到屋檐,月光照着,茫茫一白,融进去,头脸一丝寒意,稻床上印着的身影,恍如仙境。
△2015年6月30日摄于岳西县黄尾镇马元村民居△2015年6月30日摄于岳西县黄尾镇绿水雅阁农家乐餐馆外◇ 2015年7月2日摄于岳西县乐诚禅寺外的山上
新闻推荐
由于经营需要,安庆市明堂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将注册资本由1200万美元减少至550万美元,投资额由1250万美元减少至570万美元,已于2015年8月17日获得安庆市岳西县商务局初步同意。根据有关法律、...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