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岳西新闻 > 正文

昔日砍树者今朝护绿人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4-28 14:44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王恺

多数国有林场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住房普遍陈旧,职工人均年收入不到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

4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最大的马鬃岭国有林场,只见漫山杜鹃花含苞欲放,在东高山林区,10多位工人正在山坡上栽植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银缕梅、领春木、香果树。 “终于盼到这一天了!今后再也不用靠砍树发工资了。 ”林场场长陶红军说。

近日发布的 《安徽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加快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

改革的春风为大山深处的国有林场注入新的生机,“我们决心用10年打造5000亩珍稀植物园。 ”林场场长陶红军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组织分流职工利用杜鹃花资源发展森林旅游。陶红军说,马鬃岭林场有生态林7.2万多亩,也有部分经济林,但是伐木为生难以为继,砍树卖不了几个钱,环境还遭到了破坏。

金寨县所属的马鬃岭、白马寨、鲍家窝、窝川、九峰尖、康王寨6个国有林场均处于大别山生态功能核心区域,6个国有林场中5个为企业性质。自2009年林场全面停止林木采伐后,工作重点转变为以巡护管理、调查监测、科研宣教、森林防火为主。由于功能定位不清,这些公益性质突出、贡献卓著的国有林场,陷入自我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记者采访发现,金寨县国有林场的办公、住房场所普遍陈旧,6个林场中只设立了2个保护管理站,既无专职人员也无专用经费,一些护林点不通路,不通电,没有手机信号。

省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周根土介绍,多年来,安徽省国有林场职工群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41个,大多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布在15个市57个县(市、区)。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407.5万亩,占全省7%;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96.4万亩,为全省11.9%;森林总蓄积量 16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

“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生产生活困难,民生问题较为突出。 ”周根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4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人均实发工资2.49万元,不到当年全省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 2012年安徽省国有贫困林场达119个,直接债务超过5亿元。 168个作业区不通公路,118个作业区不通电,8个国有林场场部和231个作业区不通电话,饮水不安全人口达4.5万。

“原来国有林场主要靠砍树、靠资源转化维持自身运转。改革后,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将主要靠财政维持运转。 ”周根土说,通过改革,安徽省大多数国有林场将由自收自支的企事业单位转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创新体制机制,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事业编制人数压减45%左右,实现“增活力、增资源、增效益”

在崇山峻岭环抱中的岳西县林业总场大岗岭作业区,记者看到常年失修的林道崎岖坎坷,负责大岗岭护林点的护林员告诉记者:“除了行路难、不通电话,高山林区吃水一直很头疼,冬季要靠积雪或冰。 ”国有林场不仅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历史债务也沉重,积累了重重困难和问题。

岳西县林业局局长储根印介绍,林场实行禁伐10多年以来,职工生计陷入困境,大部分职工每月只能拿到300元生活补贴和欠条。储根印相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我们将会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来。 ”

“无论是改善民生还是保护生态,都迫切需要国有林场改革。 ”省林业厅厅长程中才介绍说,安徽省国有林场将通过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及监管体系,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森林资源总量增加。

与此同时,还要解决人的问题。按照《安徽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事业编制人数需压减45%左右,富余人员如何安置?对此,程中才表示:安徽省坚持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探索不同类型的国有林场改革模式。富余人员安置实行“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不采取强制性买断方式,不搞一次性下岗分流。如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由林场提供林业特色产业等工作岗位逐步过渡到退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部分职工转岗就业。全部富余职工按照规定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

为了如期完成改革目标,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安徽省强化财政金融支撑,今明两年省级财政各安排5000万元国有林场改革专项补助资金,由市、县统筹用作国有林场改革成本。整合各类涉林资金,支持国有林场森林培育和保护,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拓宽国有林场融资渠道。

“国家队”重振雄风,保护生态担大任

到2020年,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净增800万立方米,百姓共享生态福祉

如今,走进森林、享受自然、健康养生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安徽省国有林场大都地处高山深山远山、大江大河源头、水库周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众多,是生态功能最完善、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国有林场改革,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方面必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保护天然林资源,从2016年开始,全省国有林场的天然林已经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商品林的商业性采伐也逐年递减。 ”周根土说,下一步发展方向,国有林场要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保护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有林场生态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有林场的综合效益。

安徽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将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在现有基础上净增800万立方米,达到2500万立方米以上;通过加强森林抚育,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有效增强。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民生条件。基本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的林场管理新体制,实现政事、事企分开,确保政府投入可持续、资源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

“国有林场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是保生态。 ”程中才说,“国有林场改革使安徽省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砍树伐木将不再是林场的工作重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生态环境的修复将成为其主要任务。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深入推进,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确保财政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国有林场的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安徽省国有林场更加集中精力培育好、保护好最优质的森林资源,把国有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成全民共享的美丽景区,化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闻推荐

扶贫分红利,村民变股东

■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王节晴5月18日上午,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举行首次贫困户期权红利发放仪式。贫困户胡从升手捧红包乐呵呵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从‘期权扶贫\’中拿到红利,真是...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未雨绸缪防灾害2016-05-27 14:31
评论:(昔日砍树者今朝护绿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