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而过的时光容易抹去关于行旅的记忆,当我们背上相机,用快门定格眼前的画面,那些美好的瞬间便不会轻易逝去——
■ 本报记者 李跃波 张理想
“全民摄影”带热旅游消费
旅行是一次追求个人体验的具体过程,无论看见怎样的风景,遇见怎样的人,都是人生一段美妙的记忆。如何记录一次匆匆的旅行?除了用笔头书写的游记,摄影如今已成为最快捷简单的方式,轻轻按下快门,“咔嚓”一声,美好的影像便记录下来。经年之后,每当翻看一张张照片时,这些沉睡的记忆便会被重新唤醒。
从安徽电信行政岗位上退休后,总也闲不住的李秀兰报名参加安徽老年大学的摄影班,从此,和一众“摄友”背着单反相机去风景秀美之地“练手”,便成了她全部的业余爱好。 “退休之后空闲时间多,旅游能增长见识,摄影能培养审美、陶冶情操,走走路、爬爬山又能锻炼身体,真可谓一举多得。 ”
随着数码时代来临,摄影技术由繁变简,越来越“平民化”。同时,可供选择的摄影器材也越来越丰富,从专业单反到卡片机、手机,几乎人人都可以按下快门拍几张美图。“得益于摄影群众基础的迅速扩大,近几年行摄游日渐风靡,这是一种以摄影为主体,旅游为摄影服务的新兴特色旅游项目。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李东和说。
高山日出的炫目朝霞,平湖落日的瑰丽云彩,乡村绿草茵茵的田埂,小巷尽头斑驳的砖墙……如今,但有美景处,就有快门声。 “现在已经进入‘全民摄影\’时代,到景区旅游,随处可见扛着‘长枪短炮\’拍摄的游客。 ”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副处长马峰说。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旅行的乐趣牵动着每一位游客的心,他们更乐于背上相机用镜头记录一路际遇。毕竟,对于现在的游客来说,旅行不摄影那还叫旅行吗?
市场需求催生专业产品
虽然摄影是旅行的一部分,但只有以摄影为目的的旅行才是行摄游。面对迅速发展的行摄游所带来的商机,省内一些传统旅行社都推出行摄游产品,组织摄影爱好者开展风光和人文旅游摄影活动。 “旅行社前期会制定科学合理的线路,为‘摄友\’留有足够时间从事创作,把‘摄友\’从吃、住、行、游等小事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完全沉浸到摄影创作中去。 ”安徽中青旅市场总监张广辉说。
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摄影的门槛也许很低,但前往摄影地的旅途却很长。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产物,行摄游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专业的产品供应商。 “哪个地点最适合取景,哪个时间段风光最美,如何规划合理线路,如何提供摄影技术指导,这些只有更专业的旅游供应商才能提供。 ”野骆驼旅行网的领队吴成森介绍,该网站是一家以“摄影+旅行+旅行分享”为模式的旅游电商网站,目前已成功组织过皖南印象、仙境新疆、朝圣西藏等主题活动,甚至组织过远赴欧洲、北美、非洲乃至南北极的摄影旅游。
作为摄影爱好者,与人分享美图也是一桩美事,但做成相册、照片墙或者晒微信“朋友圈”也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传播,而旅游电商此刻便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像携程、途牛、蚂蜂窝包括我们野骆驼,都能为‘摄友\’提供与人分享旅行经验和摄影作品的平台,‘摄友\’在论坛中秀美图、交流经验非常活跃,这也进一步调动了‘摄友\’参与行摄活动的积极性。 ”吴成森说。
“目前,行摄游游客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因为退休后的老年群体空闲时间比较多,有充足的旅行时间;其次是40岁到50岁年龄段的游客,这部分群体虽然空闲时间相对较少,但他们有充实的物质基础,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 ”张广辉说,“随着‘银发时代\’的来临,未来行摄游的市场还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
融合摄影升级旅游产业
摄影不但发现美,更传播美。一张精美的风光或人文照片,能最直观地展示一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尤其现在移动社交媒体发达,照片传播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今年3月初,为期半年的“美丽安徽行”安徽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摄影大赛圆满落幕,全国各地约8.5万幅摄影作品参赛,成为安徽省最大规模的旅游摄影比赛。 “这次比赛用形式多样、视角新颖的摄影作品展现江淮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是安徽旅游一次成功的营销。 ”马峰说。
举办摄影相关活动既能激发游客创作的激情,又能借机提高地方旅游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亳州全国摄影联谊赛、宣城全国摄影大展、黄山油菜花全国摄影大展……近几年,安徽省一些地市竞相搭起摄影赛事平台,唱响旅游大戏。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黟县摄影大展,从最初一个仅局限于地方的小节日,成长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摄影节庆活动,成为黟县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风生水起的摄影产业,让赏花、采摘、晒秋、婚庆、写生、户外、民宿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不断升温,也催生了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迎合了大众休闲的发展趋势,把更多游客引向边远山乡,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处长储晓焱说。以黄山市为例,该市自2010年起开始建设“百佳摄影点”,目前已评选约170个摄影点,并开辟了专题网站,编排出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家生活、文化体验等十多条摄影旅游专线,成功举办了油菜花节、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如今,行摄游已成为黄山市最火的特色旅游产品,为该市旅游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贡献良多。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对出游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让旅游产品供给跟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旅游业发展才能获得新机遇,行摄游无疑会成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李东和说。
·链接·
暮春行摄地拾遗
谷雨节气刚过,天气渐热,如果不抓住春天的尾巴,用相机捕捉天地间萌发的全新生机,这个春天又将无情逝去。皖南山水、徽州人文早已名满天下,是江淮摄影必到之地,无需过多着墨。除此之外,暮春时节还有几处特色行摄地令人魂牵梦绕。
六安茶谷
青山绿水形胜地,茶树往往生长于斯。规划面积5000余平方公里的六安茶谷囊括5个县区、2个风景区、5个水库,主干线长约260公里,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华山银毫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部纳入其中。名茶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后开采,至小满节气前结束。游客此时进入茫茫大别山中的茶谷踏青,除了看山望水,还能体验别致的 “采茶+摄影”旅游。除了饱览满谷茶树的苍翠,呼吸遍野清新的茶香,游客还能拍摄到采茶人辛勤劳作的独特场景,看一双双灵动的巧手在茶树上迅速翻飞,获悉一片茶叶从新叶到杯中的全过程,记录采茶、炒茶、制茶难得一见的人文风情。村头小肆中品味茶汤,山野之中感悟禅意,六安茶谷行摄之旅注定是一次体验茶文化的快乐漫游。
岳西杜鹃
如果你还在为错过欣赏绚丽的桃花而遗憾,为无缘流连广袤的油菜花海而惋惜,那么暮春时节莫要再和烂漫的杜鹃花失约。此时的大别山区正逢杜鹃花恣意绽放的季节,司空山、妙道山、鹞落坪、明堂山……以山地为主的岳西县拥有众多名山,在花树密集的地方,盛开的杜鹃花把绵绵峰峦染成起伏的红色海浪。各种野生杜鹃经年自由生长,种类繁多,或散落在灌木丛中,或聚集在溪谷河边,或簇拥在山径两侧,老根苍劲、强茎健硕、花团锦簇,构成一座浑然天成的杜鹃花生态大观园。奇山、秀水、红花、绿树,目之所见色彩丰富层次鲜明,岳西真可谓天然的摄影棚。山区没有污染,空气清新透视度高,摄影爱好者可以仰望到城市里久违的蔚蓝天空,拍摄到长空如碧的唯美画面。
来安池杉湖
名山大川虽绝美,但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在同一地点狂按快门已然乏味,那些少有开发的自然景观更能吸引他们的镜头。拥有“华东最大的池杉林”之称的池杉湖湿地公园,位于来安县东部的雷官镇杨渡村,毗邻南京市六合区,如此靠近繁华之地却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近乎原始的面貌被誉为“会呼吸的湿地公园”。近100公顷的湿地,河流、沼泽遍布,茂盛的池杉林、芦苇荡郁郁葱葱,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据统计该湿地有野生动物169种。值得一提的是,湿地中有白鹭、野鸭等各种珍稀水禽自由地繁衍生息,这可是摄鸟爱好者的福音。由于一些基础设施尚未完备,进入湿地需要行船,荡舟湖上,穿梭在池杉林从中,用相机捕捉不经意掠过的飞鸟,是摄影进阶必选之地。
亳州芍药
但凡摄影,大多选择山川秀美之地,很少有人痴恋平原景象,大抵平原地区地势少有起伏,不易拍出层次感。然而,在广袤的皖北平原上,暮春时节万物萌发、奇花争艳,不失为摄影佳地。作为“市花”,芍药在以中药材为主要产业的亳州市广为种植。所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芍药花妖娆多姿,当几十万亩芍药花竞相怒放的时候,构成一片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不禁令人联想到清代诗人刘开 “十里五里生朝霞”的名句。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嬉戏在芍花丛中,放眼望花海,深吸闻花香,镜头不仅能定格绝美画面,更能捕捉皖北特有的乡土风情。每年一度的芍花文化养生节即将如期举行,这又给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切磋、相互竞技的舞台。
(本报记者 张理想 整理)雨后天柱山,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天柱峰被云雾环绕,时隐时现,美景让游人如痴如醉。 黄俊英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余玉 记者 胡旭)记者7月5日从省公路局获悉,汛情发生以来,全省交通公路部门共投入抢险人力20700人次,机械10400多台班,抢修、排除各种道路通行险情2300余处,抢通公路45条约571公里。初...
岳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