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德保新闻 > 正文

德保 民族文化传壮魂

来源:广西日报 2017-11-28 06:54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德保县壮汉双语教学发展迅速:2007年全县壮汉双语学校只有3所、10个班,到2017年,已经达到15所学校(中学2所、小学8所,幼儿园5所)、53个班。在壮汉双语师资力量并不富余的情况下,该县确立了“开发民族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的工作思路,积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壮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南路壮剧是流行于德保、靖西、那坡等地,壮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如何把民族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种萌芽?该县都安乡中心校成立了南路壮剧少儿传承班,邀请78岁的壮剧老艺人范宜益作为壮剧导师。学校副校长周珍义介绍说,范宜益主要辅导孩子们壮剧的唱腔唱法,教授如何弹奏当地特有的马骨胡。同时,学校以南路壮剧为主要载体,将壮族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壮汉双语教学,编写了校本教材。通过“歌圩节”启蒙教育、“三月三”实践活动和壮剧演出、唱山歌比赛、民族特色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和继承民族文化。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学习壮语文,孩子们兴趣提高了。“主要是有贴近性,有亲切感。”周珍义说。二年级学生李振翀表示,壮语文课上老师讲的很多词语,和生活中很接近,让他感到很有趣。这个小男生参加壮剧表演、壮语讲故事比赛等,多次获奖。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不止这一个学校。德保民族中学通过举办校园民族文化节、民族运动会,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民族文化,让全校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隆桑镇中心校则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将竹竿舞、板鞋舞、踢毽子、打陀螺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融入体育课中;将创作民族风情画、学习手工刺绣技能融入美术课中,将民歌、山歌融入音乐课中。通过这些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民族文化渗透到课程,渗透到学生心里,丰富了学生在校生活,寓教于乐。

同时,德保县积极转变教学评价,大胆尝试“口语测试+卷面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壮语文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加强学生书面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一评价过程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进步与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壮语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成绩也不会差。在近年来的全区小学生讲标准壮语故事比赛、标准壮语才艺表演赛、现场壮文作文比赛等活动中,德保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又大大鼓舞了师生和家长。

(奚振海)

新闻推荐

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学生

我的老师邓继国是德保县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来到隆林工作,把青春热血献给了隆林教育事业。这里写的是我和邓老师一段师生情谊。1974年我上高中时,邓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他个头不高,身强力壮,爱...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德保 民族文化传壮魂)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